污泥流化床干燥机的平衡计算及参数控制
1、干燥系统的物料衡算 如图1所示是一个连续逆流干燥的操作流程,气、固两相在进出口处的流量及含水量均标注于图中。通过对此干燥系统的物料衡算,可以计算出以下3个量:a.水分蒸发量;b.空气消耗量;c.干燥产品的流量。 H0、H1、H2为湿空气进入预热器、离开预热器(即进入干燥机)及离开干燥机时的湿度,kg/kg 绝干气;I0、I1、I2为湿空气进入预热器、离开预热器(即进入干燥器)及离开干燥机时的焓,kJ/kg绝干气;t0、t1、t2为湿空气进入预热器、离开预热器(即进入干燥器)及离开干燥机时的温度,℃;L为绝干空气流量,kg/s;QP为单位时间内预热器消耗的热量,kW;G1、G2为湿物料进入和离开干燥机时的流量,kg/s;θ'1、θ'2为湿物料进入和离开干燥机时的温度,℃;X1、X2为湿物料进入和离开干燥机时的干基含水量,kg水/kg绝干料;I'1、I'2为湿物料进入和离开干燥机时的焓,kJ/kg;QD为单位时间内向干燥机补充的热量,kW;QL为干燥机的热损失速率,kW。 (1)水分蒸发量W (2)空气消耗量L (3)干燥产品流量G2 2、干燥系统的热量衡算 (1)热量衡算的基本方程 (2)干燥系统的热效率 3、流化床干燥机操作流化速度的确定 要使固体颗粒床层在流化状态下操作,必须使气速高于临界气速vmf,而最大气速又不得超过颗粒带出速度,因此,流化床的操作范围应在临界流化速度和带出速度之间。确定流化速度有多种方法,现介绍工程上常用的两种方法。 (1)临界流化速度vmf 对于均匀球形颗粒的流化床,开始流化的空隙率εmf=0.4。 1)李森科方法(Ly-Ar关联曲线法) 2)关联式方法 当物料为粒度分布较为均匀的混合颗粒床层,可用关联式法进行估算。 (2)带出速度 颗粒被带出时,床层的空隙率ε≈1。 (3)流化床的操作范围 流化床的操作范围,可用比值ut/umf的大小来衡量,该比值称为流化数。 对于粒径大于500μm的颗粒,根据平均粒径计算出粒子的带出速度,通常取操作流化速度为(0.4~0.8)ut。 另外,一般流化床干燥器的实际空隙率ε在0.55~0.75,可根据选定的ε和Ar值,用Ly-Ar关系曲线计算操作流化速度。 |
- 上一篇
污泥流化床干化技术工艺及设计要点
干燥机(1)确定设计方案包括干燥方法及干燥机结构型式的选择、干燥装置流程及操作条件的确定。装置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不同季节空气湿度、原料含湿量、颗粒粒度的变化。(4)流化床干燥机干燥条件的确定干燥机的设计依据是物料衡算、热量衡算、速率关系和平衡关系四个基本方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物料在干燥机内的停留时间必须等于或稍大于所需的干燥时间。
- 下一篇
污泥流化床干燥机的结构设计
(1)分布板在流化床中,分布板的作用除了支撑固体颗粒、防止漏料外,还有分散气流使气体得到均匀分布的作用。但一般分布板对气体分布的影响通常只局限在分布板上方不超过0.5m的区域内,从而保证气流均匀分布于整个床层截面上,也只有当分布板的阻力足够大时,当采用某种致密的多孔介质或低开孔率的分布板时,但同时气体通过这种分布板的阻力较大,因此通过分布板的压力降应有个适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