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的条垛式堆肥技术
条垛式堆肥是在露天或棚架下,将混合好的堆肥原料堆成条堆状,在好氧条件下进行分解的一种堆肥方式。在确定条堆的尺寸时,首先考虑微生物活动所需要的条件,同时也要考虑场地的有效使用面积。典型的堆宽为4.5~7.5m,堆高为3~3.5m,长度可根据厂区地形确定,但最佳尺寸受气候条件、翻堆设备、堆料性质等影响,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条堆的断面有梯形、宽梯形和三角形等(见图1)。 条形堆的形状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以及翻堆设备的类型。在雨天多、降雪量大的地区宜采用便于遮雨的圆锥形或采用平顶长堆,平顶长堆的相对比表面积(外层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小于圆锥形,因此它的热损失少,能使更多的物料处于高温状态。 翻堆是用人工或机械方法进行堆肥物料的翻转和重堆。翻堆不仅能保证物料的好氧状态,有利于有机物的均匀降解;而且还能使所有的物料在堆肥内部高温区域停留一定时间,以满足物料杀菌和无害化的需要。翻堆过程既可以在原地进行,亦可将物料从原地移至附近或更远的地方重堆。 翻堆操作如图2所示。 在堆肥过程中,当堆体温度超过60℃时就应进行翻堆。用稻草、谷壳、干草、干树叶、木片或锯屑作调节剂的污泥堆料含水率约为60%,通常在堆体建好后的第3天进行翻堆,然后每隔一天翻堆一次,直至第4次,之后每隔4d或5d翻堆1次。在特殊情况下,如物料含水过高或物料被压实时,也可通过翻堆来促进水分蒸发和物料松散。因此,设计和配置翻堆设备时,都应保证每天一次的翻堆能力。 条剁式堆肥系统具有很多优点,例如其所需的设备简单,整体投资成本较低;翻堆操作时能加快污泥水分的蒸发,使堆料更容易干燥,堆肥产品的稳定性较好。其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堆制周期比较长;需要翻堆以保证微生物活动所需的氧,因此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或者翻堆机械;翻堆操作时有臭味散发,特别是针对生活污泥,臭味更为严重,对周围的居民和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
- 上一篇
堆肥化的质量控制指标
堆肥腐熟度是反映堆料中有机物降解和生物化学稳定度的重要指标。温度无法很准确地反映堆肥的腐熟程度,因此温度是堆肥过程最常用的检测指标之一。污泥堆肥02化学指标物理指标仅能从感官等方面间接判断堆肥的腐熟程度,因此可利用VS的变化作为反映堆肥腐熟程度的指标。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也是反映有机质变化的重要参数。因此通过检测堆肥中氨、硝酸盐是否存在及其比例。
- 下一篇
好氧堆肥基本工艺
图1 好氧堆肥工艺流程(1)前处理一般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含水率高,而加消石灰作助凝剂的脱水污泥则pH值高,好氧堆肥化污泥含水率一般应调整到60%~65%。调整含水率的方法有添加辅料、成品堆肥回流、干燥和二次脱水等。在选择辅料时必须注意木屑等木质材料与米糠、稻草等植物秸秆相比含有更多的难降解成分,因此常用于添加消石灰处理后高pH值的脱水污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