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应纳税所得额是什么意思?
个人应纳税所得额是计算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即个人取得的各种类型的所得以应纳税所得额为依据,计算应缴纳的税额。应纳税所得并非收入额,而是在收入额的基础上扣除各类准予扣除的项目后的余额。 个人取得的收入,分为9个类型,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经营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及偶然所得。其中,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以及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属于综合所得范畴。 个人取得的9类不同的所得,可以分为3大类,综合所得、经营所得以及分类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及偶然所得),每类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具体计算不同,但均是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其中,综合所得中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综合所得应纳税额=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综合所得收入总额-6万元-“三险一金”专项扣除-“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认的其他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为3%——45%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经营所得收入-成本-费用-损失-弥补以前年度亏损)×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为5%——35%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税率=(租赁收入-减除费用)×税率(标准税率为20%) 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税率=(财产转让收入-财产原值-合理税费)×税率(税率为20%)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税率=每次收入×税率(税率为20%) 偶然所得应纳税额=偶然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每次收入×税率(税率为20%) 通过以上不同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应纳税所得额是计算税额的直接依据,且应纳税所得额并非收入额以,综合所得为例,工资薪金所得以收入额的100%并入综合所得收入额、劳务报酬所得以及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全年收入额的80%并入综合所得收入额,稿酬所得以全年收入的56%并入综合所得收入额,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为综合所得收入额减去各种扣除项目后的差额,扣除项目包括每年6万元的基本费用扣除、“三险一金”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企业年金”等依法确认的其他扣除项目。 |
- 上一篇
小型微利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怎么计算?
企业所得税以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应纳税所得额可以通过直接法计算,也可以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通过间接法计算;小型微利企业与非小型微利企业相比,企业所得税计算主要在减免税政策方面,2023年度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实际税率为5%。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 下一篇
老板不要再这样给员工发工资了,税务风险极高
存在不少老板未合规给员工发工资,为了降低老板个人或高管人员的个人所得税,通过低工资员工身份申报个税。为了降低员工社保缴费基数,员工登录个人所得税APP就可以看到任职单位为其申报的工资,企业将面临补缴个人所得,有无对外经营私卡收款不申报税款偷逃税款的情况等。企业为员工申报的工资高于实际发放工资,员工工资普遍比较低需要承担的个税税款较少,抵扣企业所得税(工资薪金支出无需外部凭证。
相关文章
- 2025年度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确认开始!这是最新最全的操作指南!
- 含泪补税3000多块!提醒大家注意:个税扣除,务必不能马虎!
- 个税抵扣新规!每年最高12000元!2024年起执行!
- 买房能省钱了!税务总局:12月1日起,降低契税!能申请退税吗?
- 火车票电子发票报销通知!含最新开票、换开流程,直接转给员工!
- 工资没变,个税却突然大幅增加,咋回事?今天统一给大家回复!
- 个税,又有新动向!国家新宣布:加大个人所得税抵扣力度!
- 火车票报销,变了!4个注意要点,企业和会计应格外注意!
- 注意!这样的首套房贷款,不能抵扣个税!不然要补税,还有滞纳金
- 个人银行账户进账超5万,会被税务局严查?这才是真实情况!
- 新一轮违规税收优惠清理要来了!国家明确:2024年8月1日起施行!
- 数电票能不能用PDF入账?财政部明确:2024年,要按这个来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