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金融财经 > 财税会计

财税会计

“应纳税所得额”是什么意思,与“应纳税额”有什么区别?

财税会计佚名2023-03-02

应纳税所得额是计算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在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中均有应纳税所得额的概念,应纳税额是由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税率得出,应纳税额是企业应该缴纳的税额,而应纳税所得额是所得的概念。

“应纳税所得额”在企业所得税中,可以理解为税务利润,是按照企业所得税规定的收入总额减去成本费用损失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后的税法认可的利润,由于企业所得税和企业会计准则对收入,可扣除成本费用损失等规定的差异(税会差异),税法认可的“税务利润”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利润总额”并不完全相等,两者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应纳税所得额=税务利润=会计利润 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常见的税会差异点,包括税法规定需要视同销售,确认视同销售收入以及视同销售成本的情形;企业所得税明确规定税前扣除限额的规定,比如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职工工会经费、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等,超过扣除限额的部分,本期需要纳税调增;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前需要取得合理扣除凭证的规定,汇算清缴前尚未取得合法扣除凭证的成本费用需要纳税调增;企业所得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规定等。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在个人所得税中,是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个人所得分为9类,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生产经营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及偶然所得。

前四项属于综合所得的范畴,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为综合所得收入总额减去6万元基本费用、社保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确认的其他扣除项目的金额,综合所得适用3%——45%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综合所得应纳税额=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以及合伙企业自然人合伙人按照生产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为生产经营收入总额减去成本费用损失以前年度亏损后的金额,生产经营所得适用5%——35%五级超额累计税率。
(www.Ws46.com)

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为租赁收入扣除准予扣除项目及修缮费用后的金额,适用税率为20%,个人出租住房的可以享受10%税率。

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所得额×20%(或10%)

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为转让收入总额减去财产原值及合理税费后的金额,适用税率为20%。

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所得额×20%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为取得的利息、股息或分红收入,适用税率为20%。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所得额×20%

偶然所得是除了以上所得外的,具有偶发性质的存获利益的所得,税率为20%。

偶然所得应纳税额=偶然所得应纳税所得额×20%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