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金融财经 > 财税会计

财税会计

纳税调整需要调账调表吗

财税会计佚名2023-03-02

企业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由于会计政策和税法规定存在差异,导致会计利润表计算的利润总额并不等于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应纳税所得额)。所以,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需要在会计利润的基础,做纳税 调 增,或纳税调减,那么这种纳税调整需要调账调表吗?

首先肯定的回答,纳税调整不需要调账,即不需要调整会计分录,也不需要调表,既不需要调整会计报表,仅仅需要在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中,根据表格要求调整即可。

纳税 调 增是指按照税法规定,需要在利润总额上加上调整额才能得到应纳税所得额。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税法规定,完全不得税前扣除的项目,而会计利润总额中已经扣除。比如会计上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等),在计算利润时通过资产减值损失项目扣除了,税法对没有实际发生的损失准备并不认可,需要全额调增;再比如行政罚款,司法机关的罚金等税法不允许税前扣除,也需要全额调增。

2、税法规定限额扣除的项目。会计记账按照实际发生额计入相关损益类科目,但是税法又一定的扣除限额,比如三项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扣除标准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14%,8%和2%;业务招待费扣除标准为实际发生额的60%且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千分之五;广告宣传费扣除标准为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15%(化妆品制造或销售、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为30%),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年度;公益性捐赠扣除标准为不超过利润总额的12%等,此类有限额扣除标准的项目,超过标准部分需要做纳税 调 增,即多减的部分加回来。

3、非损益类科目,税法强行规定需要纳税的情况,比如企业已经收取客户对价款而还没有向客户转让商品服务时确认的合同负债。

纳税调减是指按照税法规定,需要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再减去调整额才能得到应纳税所得额。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税法规定,收入免税项目,比如国债利息收入、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企业从事符合规定的农林牧渔项目取得的收入等。

2、税法规定收入减税项目,比如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三免三减半”的规定,技术转让所得的优惠政策等。
(www.wS46.com)

3、税法规定可以强行税前扣除,比如研发支出加计扣除。

会计做账出报表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处理,而缴纳所得税按照税法的规定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调整后得到应纳税所得额再进一步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但是调整过程会计无需调账调表。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