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虚开骗税案!涉及300家企业11.8亿元!这类企业要小心了!
又一虚开骗税大案被侦破,19人被抓,涉案金额11.8亿元,涉及全国23个省、300多家企业。 根据线索,警方对资金流水分析,并进行实地调查,然后发现:注册在遂宁、重庆、山东等多地的石油化工公司,交易金额巨大,但资金来源和去向存在重大问题,并且这些公司均为没有经营场地、没有经营行为、没有办公人员的空壳公司。 经过对票据流向、人员关系、资金流水,以及企业注册信息的反复调查,案件侦办人员最终确定:这是一起由职业虚开团伙主导的虚开大案,该团伙在多地成立空壳公司,并对外大肆虚开,导致国家税款流失近亿元。 跟传统的暴力以“人”为核心的虚开不同,该团伙主要采用以“钱”为核心的无货虚开,票与货分离,货物和发票的不同流向成为了调查重点。 经过多维数据分析发现,该团伙主要是利用各地税收优惠政策,在各地招商引资平台成立空壳公司。这些空壳公司并没有实际的经营场所、公司员工和仓库等,记账、开票、报税等事项则由政府平台公司进行。 该团伙的具体操作手法如下: 1、通过“补差”等方式联系需要油品但不要票的散户。 2、集中统一从山东地炼企业取得开具给自身控制空壳企业的进项发票。 3、获得虚开票据空间后,为下游受票企业进行虚开获利。 为了让虚开变得“真实”,该团伙不仅煞费苦心的进行伪造购销合同、出入库单据,物流快递邮寄发票,甚至还提供“公对公”过账资金(资金回流时,受票企业将开票费增补其中)。 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公安机关协同税务稽查部门,先后抓获了19名涉案人员,并对上下游虚开犯罪实施全链条打击,挽回直接税收损失1200多万。 这个只是众多曝光的虚开骗税案例中的其中一个,在严查虚开骗税等涉税违法行为的背景下,涉嫌虚开行为的企业可要小心了。 一方面,税务局现在拥有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智慧稽查系统,对于发票的开具、申报等事项设定了多维度的指标,能够轻松的发现并打击相关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虚开骗税被查,倒霉的不只有上游的虚开企业,下游的受票企业也会跟着遭殃。 同时,在这里简单说下虚开相关的概念: 虚开是大事,搞不好会被判刑的,过往案例甚至不乏一些被判无期徒刑的。而且,一般涉嫌虚开发票,进去的不仅有老板,会计也会跟着一起进去。 对于企业而言,除了做到不主动虚开之外,更要防范接受虚开。有时候,即便是“善意取得”的虚开发票,也会造成不能抵扣进项会税前扣除的损失: 因此,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建议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来防范虚开产生的涉税风险: 第一,加强对于发票的审核工作,对于与实际业务不符的一律不予报销。 第二,制定完善的报销制度,并严格执行,尤其一些业务需要证明材料加发票一起才给报销。 第三,加强对于供应商的审核并一律通过银行对公付款,避免现金支付。 |
- 上一篇
增值税法草案公布!这12大变化,企业需要注意,提前准备应对!
增值税法草案提请审议,并公布了相关文件,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对比现行的增值税暂行条例,以及三年前公布的增值税法(征求意见稿)都有较为重大的变化。我们就给大家聊一下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参考。1、劳务一词,或将成为历史。将加工、修理修配归入了应税服务,税率上并没有变化,但此举或可以减少一些现存的争议性问题。以上仅是个人对于增值税法草案阅读后的一些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 下一篇
个人养老金能省多少税?值不值得买?终于有人说实话了!
给大家聊一下个人养老金是否值得买,也就是缴纳个人养老金的时候,每年可以有12000元的税前扣除额度,针对计入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税。单独缴纳个税。那缴纳个人养老金到底能不能少交税?或平常不需要缴纳个税的人群。因为本身不需要缴纳个税,所以个人养老金带来的个税税前扣除额度,这类人群参加个人养老金不怎么划算,如果你说你看中个人养老金的投资属性和强制储蓄属性,
相关文章
- 2025年,6大税务工作重点曝光!传递了哪些关键信号?
- 个税,将有新变化!税务总局明确:一部重要的税收规章,即将出台
- 2025年度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确认开始!这是最新最全的操作指南!
- 含泪补税3000多块!提醒大家注意:个税扣除,务必不能马虎!
- 个税抵扣新规!每年最高12000元!2024年起执行!
- 买房能省钱了!税务总局:12月1日起,降低契税!能申请退税吗?
- 火车票电子发票报销通知!含最新开票、换开流程,直接转给员工!
- 工资没变,个税却突然大幅增加,咋回事?今天统一给大家回复!
- 个税,又有新动向!国家新宣布:加大个人所得税抵扣力度!
- 火车票报销,变了!4个注意要点,企业和会计应格外注意!
- 注意!这样的首套房贷款,不能抵扣个税!不然要补税,还有滞纳金
- 个人银行账户进账超5万,会被税务局严查?这才是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