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更多栏目 > 农林知识

农林知识

鱼晚上在水面还是水底?

农林知识佚名2023-05-07

鱼晚上一般会在水面上。

这是因为夜间水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导致水中的含氧量降低,从而使其为了呼吸不得不浮头。

不过也有一些溶氧量低的水中也能生存的鱼类,因此在夜间依旧会待在水底中。家里养鱼的话,如果有专门的充氧设备,鱼儿不会一直在水面或水底。

鱼的介绍:

鱼类是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

根据已故加拿大学者尼尔森在1994年的统计,全球现生种鱼类共有24618种,占已命名脊椎动物一半以上,且新种鱼类不断被发现。

鱼的洄游原因:

鱼类的生活形形色色,大部分鱼类要么在淡水中生活,要么在海水中生活,只有不到10%的鱼类一部分时间在海洋中度过,另一部分时间在淡水中度过,它们在两种生境中来回迁徙,称之为洄游。

如果在海洋中生长但需要去淡水中繁殖称为溯河洄游(如中华鲟),如果在淡水中生长但需要去海洋中繁殖称为降河洄游(如花鳗鲡)。

鱼的生长环境:

鱼喜欢生活在食物充足、水温适宜、氧气充足、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小的环境中。鱼不是恒温动物。

其体温随着水温变化而变化,水的温度为15度至25度最佳,水温适宜,鱼会显得活跃,食欲旺盛,水温过高,鱼会显得急躁,不进食,水温较高则会导致鱼死亡。


www.ws46.com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