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写作背景是什么
《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漂泊异乡,游弋于海外回归中国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吧! 一、余光中的《乡愁》写作背景。 余光中于1949年离开大陆去台湾。当时由于政治原因,台湾和大陆长时间的隔绝,致使余光中多年没有回过大陆。他一直思念亲人,渴望祖国的统一和亲人的团聚。在强烈的思乡之情中,诗人于1972年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了这首诗。 二、作者介绍。 1.余光中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毕业于爱荷华大学。 2.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其诗作如《乡愁》《乡愁四韵》,散文如《听听那冷雨》《我的四个假想敌》等。 三、《乡愁》相关知识点。 1."乡愁"原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诗人是如何将它转化成具体可感的形象的? 作者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里,诗人将“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对应物上,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从而将抽象的情感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形象。 2.诗中的四个意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共同突出了这四个意象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到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中 ,这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强烈的思乡之情,而且为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惆怅的氛围。 |
- 上一篇
声波波动的振幅可以用什么来描述
声波波动的振幅可以用分贝来描述。声波振幅的大小能够决定音强。声波的简介发声体产生的振动在空气或其他物质中的传播叫做声波。声波是一种机械波,由声源振动产生,声波传播的空间就称为声场。根据声波频率的不同,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或超低声;频率20Hz~20kHz的声波称为可闻声;频率20kHz~1G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频率大于1GHz的声波称为特超声或微波超声。
- 下一篇
low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low的简介adj.低的;精神不振的n.低点;洛adv.低;低声地v.哞哞地叫low,adj. 低(于平均水平)的;adj/adv. 位置低的;adj. 低于通常水平的的例句I really am ranked the lowest.我真的是排名最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