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生活常识 > 生活经验

生活经验

村中少年好事者句式

生活经验佚名2023-04-28

村中少年好事者句式是:倒装句中的定语后置句。句子中“好事”是修饰少年的,“少年”是名词,修饰名词的是定语,往后放了,所以说是定语后置句,定语后置的意思是: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起修饰限制的作用。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叫作“定语后置”。

“者”可以理解为定语后置的标志。把这个句子还原为正常语序应该是:村中好事之少年,意思是村里一个喜欢多事的年轻人。这种倒装形式是定语后置几种类型中的“中心语 定语 者”,这可以看作古汉语定语后置句式的格式之一,例如: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原来是挑选狭长型的桃核来雕刻核舟的)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活板》)(有些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当即就把它刻出来)。

村中少年好事者出自《促织》

原文节选: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译文:村里一个喜欢多事的年轻人,养着一只蟋蟀,给它取名叫"蟹壳青",他每日跟其他少年斗蟋蟀没有一次不胜的。他想留着它居为奇货来牟取暴利,便抬高价格,但是也没有人买。有一天少年直接上门来找成名,看到成名所养的蟋蟀,只是掩着口笑,接着取出自己的蟋蟀,放进并放着的笼子里。
(www.Ws46.com)

赏析:《促织》是按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记叙的,情节曲折多变,故事完整。本篇小说从总体看是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记叙的。在本文之后又加上“异史氏曰”的一段作者评论。《聊斋志异》在小说后面常有作者对所写的人和事作出的评价,是作品的附带部分。可以概括为“征虫,觅虫,卜虫,失化斗虫、献虫,评虫”六大部分。

创作背景:《促织》是蒲松龄受到吕毖的《明朝小史》记载以及冯梦龙《济颠罗汉净慈寺显圣记》中济公火化促织的故事的影响,经过艺术加工而作。促织(蛐蛐)为善斗的昆虫,拼搏起来全力以赴,有的上品重伤不退,甚为壮烈。因而,自唐天宝年间始,斗促织就成为民间和宫廷的一项娱乐活动,历久不衰。

作者介绍: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言。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