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的形成及彩虹角的计算
普通白光由整个可见光谱组成,通过使用玻璃棱镜折射光,牛顿能够将光分成其组成成分的颜色。我们现在知道光的颜色是由光的波长或频率决定的:波长越长,频率越低,光越红;波长越短,频率越高,光越蓝。不同波长或频率的光被玻璃冷静折射的角度略有不同,这就是导致不同颜色扩散并形成连续光谱的原因。牛顿意识到许多不同的材料也可以折射光(包括水),这就是他理解雨滴形成彩虹的关键。 人们早就知道,为了让某人观察到彩虹需要三个条件。首先太阳需要在你身后,其次你面前的天空必须有雨滴,第三阳光必须能够在没有任何障碍物(例如云)的情况下直接到达雨滴。 光线在液滴的路径如果我们使用的是一束蓝光而不是红光,这会有什么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折射率会轻微改变,现在不是1.33而是1.34。虽然这似乎没有太大变化,但当我们将其代入斯涅尔定律时,它会产生31.85度的折射角,这导致蓝光在液滴内部的路径与红光不同,甚至与每一种颜色都不同。每种不同颜色光的折射角差异导致光在每个液滴中分散,最终产生彩虹的彩色带。 彩虹角的计算我们可以再利用斯涅尔定律,让空气的折射率为1,水对红光的折射率为4/3,于是可以得到: 对于这个结果,最好的方法是用图把它展示出来。我们以D(α)为纵坐标,以α为横坐标绘制曲线,如下图所示。 我们可以从图中看到有一个最低点,先来求这个最低点所对应的值,再来分析它的意义。在最低点处,它的导数值为零: 这种具有138度偏转角的光线积累意味着此角度的红光更亮更明显,与之对应的观测角42度被称为红光的彩虹角,也就是我们看到红光的最佳角度。此外,通过这种方法,我们也可以算得蓝光的彩虹角大约为40度。在这两个角度之间,我们就可以看到完整的彩虹。 有时候我们还可以看到双彩虹,在主彩虹旁边还有一亮度较不明显的次级彩虹。我们上面计算的是光在液滴中反射一次,如果光在液滴内反射两次,那么形成的就是次级彩虹,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就不再进行计算。 |
- 上一篇
原子模型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1904年汤姆孙提出了一个原子模型,他认为原子是由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的一些带正电的物质形成的,虽然可以推导出嵌入在带正电介质中的静止电子的一些稳定配置,但他怀疑是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决定了磁性材料的特性,然而他的模型没有能力解释原子内电子的运动。因为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肯定会导致电子被拉入原子核。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将旧的经典电磁学思想与新发展的能量量子化思想结合起来。
- 下一篇
如果宇宙暴涨永远持续会怎样
比我们可观测宇宙大得多的宇宙可能不是那么均匀。科学家们意识到这种大规模的不均匀性可能意味着暴涨在不同时间、不同的地点结束,那么宇宙可能比我们意识到的要大得多、复杂得多。我们所知道的宇宙可能只是所有存在的一小部分。并大致了解该场需要具有的总能量(可以根据我们宇宙当前的总能量计算),但在宇宙的其他不可观测部分可能会继续下去。半衰期意味着大量粒子的一半衰变的时间,但并不代表过了半衰期每个粒子都会衰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