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可能在银河系外发现了第一颗行星
在上个世纪初,天文学家就认为行星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却没有观测证据。在1995年的时候,我们才间接证明了第一颗系外行星的存在。值得一提的是,系外行星指的是太阳系之外的行星。到现在,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4000多颗系外行星,但是这些都在银河系之内,没有发现银河系之外的行星。不过,最近一篇发表在《自然天文学》杂志的文章显示,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了银河系外行星的迹象。 如何发现系外行星发现系外行星的方法有很多,“凌日法”是其中的主力。当系外行星运行到其母恒星和我们之间时,它就会遮挡住其母恒星射向我们的光线,导致我们观察到的亮度呈现周期性变暗。这样一来,我们就能间接确定有系外行星围绕恒星旋转。
不过,由于系外行星和其母恒星体积相差巨大,再加上它们与我们相距遥远,亮度的变化程度微乎其微,肉眼不可能看出来,只能借助于精密的仪器进行观测。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就是这样一台机器,它在轨期间发现了数千颗系外行星,被形象地称为“行星猎手”。 不过,由于仪器的精密程度有限,利用这种方法加上这些仪器,我们只能观测银河系内的系外行星。对于银河系外其它遥远的星系,如果不转变思路的话,那么确实是无能为力。 银河系外的行星为了发现银河系外的行星,在现阶段技术之下,天文学家必须要寻找非同寻常的例子。天文学家将焦点转移到中子星或黑洞上面,寻找绕这两者运行的行星。 这两种致密的天体,会吸收其周围的物质形成吸积盘。吸积盘中的物质在引力作用下盘旋着下落,相互摩擦导致温度急剧升高,最后会向宇宙空间辐射出能量,其中就包含X射线。 事实上,有一些中子星或黑洞的吸积盘并不是非常大。在适当的距离之下,围绕它运行的行星在我们看来比吸积盘还要大。这就像日全食一样,虽然太阳比月亮大得多,但是距离的原因让它们在地球上看起来一样大,因此月亮可以遮住太阳形成日全食。 本次发现的银河系外的行星位于M51星系,它是一个漩涡星系,距离我们2800万光年。天文学家在对M51星系中的M51-ULS-1双星系统进行观测时,发现钱德拉天文台收到的X射线数据出现异常,本该出现的数据却呈周期性消失。 通过各种可能原因的排除,天文学家认为这是一颗系外行星。对数据的分析显示,该颗行星与土星差不多大小,但是轨道半径却是土星轨道半径的2倍,它恰好能完全挡住吸积盘向我们发出的X射线,导致在这个时期我们收不到X射线信号。虽然天文学家需要更多数据来证实这些发现,但它标志着星际系外行星研究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