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绵延300万光年,韦伯望远镜拍到纤维结构,揭秘早期宇宙演化
最近天文学家使用韦伯望远镜的数据,发现了一条由10个紧密排列的星系组成的巨大气体纤维,跨度超过300万光年。 在大多数的人印象中,星系们彼此之间都隔着几十万光年乃至上百万光年的距离,但在韦伯望远镜横跨百亿光年的视野里,是在大爆炸之前就预设好的存在,等到宇宙大爆炸后随着质量的产生以及时空的超光速扩张,质量密集的区域就会在种子黑洞的作用下发生引力坍塌,进而形成超大质量黑洞去掌控早期的星系。 除了黑洞和原始的星系外,韦伯望远镜升空之前天文学家其实还想用它直接看到138.2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但后来发现大爆炸后38万年宇宙才膨胀到足以让光子自由穿梭的水平,而在那之前宇宙是一个粘稠的混沌状态,连光都没有就更别说看到大爆炸了。
目前最有希望看到宇宙大爆炸的,其实不是韦伯望远镜,而是未来地球上可能出现的新的大型粒子对撞机,物理学家们认为如果未来能绕地球赤道一圈构建对撞机的话,被加速到接近光速的亚原子粒子们对撞瞬间的能量级别将不亚于大爆炸瞬间,到时候通过分析对撞的数据,就能近似还原宇宙大爆炸之后的状态。 不过考虑到宇宙大爆炸之后不久就出现了黑洞,所以也有很多人担心未来的新型对撞机也会产生黑洞,针对这种担忧为物理学界给出的解释的不会,因为质量越小的黑洞蒸发的速度越快,这是霍金生前提出的霍金辐射理论决定的,不过如果霍金辐射理论是错的话,黑洞确实有可能在诞生后沉入地心然后开始吞噬地球。 总体来看韦伯望远镜此次发现的星系纤维,属于宇宙大爆炸早期产生的基本结构之一,它们在后来的时间里不断由简单到复杂,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宇宙长城结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如果宇宙进一步扩张,这些宇宙长城也将被撕碎。
|
- 上一篇
超级地球开普勒452b,在宜居带里待了60亿年,很可能存在生命
小时候总以为地球上的水资源独一无二,因此才诞生了地球生命,但现在天文学家发现宇宙中并不缺水,更不缺和地球类似的系外行星。根据NASA公布的数据,目前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而它自
- 下一篇
自然性原则:物理学中的美与谜
自然性原则是一种用来指导物理学中理论构建和实验设计的标准,它认为物理定律应该具有某种简单、优美、合理或自然的特征。即认为希格斯场真空期望值应该与其他基本物理量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数量级。可观测性是指一个物理量是否可以被实验测量或验证的性质。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限制了同时测量两个互补物理量的精度,波函数塌缩描述了观测对量子系统的影响,可观测性被认为是一种自然和合理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