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为什么不是隋太祖而是隋文帝?
说到杨坚,很多人都知道他是隋文帝,是隋朝的开国君主,在历史上的名声非常好。然而“隋文帝”这个称呼却让很多人感到奇怪了,杨坚明明是隋朝第一个皇帝,是开国皇帝,而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基本上都是“太祖”,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宋太祖赵匡胤等等,但是为什么杨坚却不是隋太祖而是隋文帝?历史上究竟有没有隋太祖,他和杨坚又是什么关系呢?为什么隋太祖不能是杨坚? 1.历史上真正的隋太祖隋太祖杨忠(507―568年),字揜于,小名奴奴,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北魏到北周时期大臣,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隋文帝杨坚之父。 俊美魁梧,武艺高强,见识广博,颇有将帅之略。北魏时期,跟随太原王尔朱荣、大都督独孤信征战四方,护送孝武帝元修迁都长安,得到丞相宇文泰重用,参与潼关之战和破沙苑之战,大败南梁军队,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为陈留郡公,带兵攻破江陵,灭亡梁朝。北周建立后,拜小宗伯,镇守蒲坂,迎接司马消难归顺,多次打败齐军,拜大司空、柱国大将军,封随国公。不肯依附太师宇文护,出任泾州总管。 天和三年(568年),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追赠太保、同州刺史,谥号为桓。嫡长子杨坚建立隋朝后,追谥武元皇帝,庙号太祖。 2.杨坚可以被称为隋高祖杨坚既可以被称为隋文帝,也可以被称为隋高祖。而隋太祖另有其人,他就是杨坚的父亲杨忠。我们知道开国皇帝中有的称太祖,有的却称高祖,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要考虑到开国皇帝的家世。 如果是官二代,也就是说受祖上荫庇的人建了国,一般都会给自己的父亲追认太祖这个庙号,意思是创基立业,所以杨坚建国后给自己的父亲杨忠追加庙号太祖,而他本人的庙号则是高祖,意思是开国立功者最高。唐高祖李渊也是这种情况,他的父亲李昞的庙号是太祖。杨坚和李渊的祖上都是关陇集团的军事贵族,他们的建国很得益于这个身份。 如果建国的是一个穷二代,那么太祖这个庙号就直接加在开国皇帝的身上,而不会向上追加,毕竟祖上实在没有立功。汉高祖刘邦、宋太祖赵匡胤和明太祖朱元璋就属于这一类。至于刘邦为什么流传下来的称呼不是汉太祖而是汉高祖,恐怕就是太史公的功劳了。 既然杨坚的庙号是高祖,为何世人多称他为隋文帝而很少称其为隋高祖呢?这就考虑到古代皇帝的庙号和谥号的问题。 3.隋文帝为什么不能是隋太祖庙号和谥号早在周朝就已经完善,只是后来一度被秦始皇废掉,到了汉朝才开始重新使用,但当时的庙号和谥号制度并不完善,甚至能拥有庙号的皇帝还很少,因为庙号主要关系到祭祀的问题,因此非有大功的皇帝一般不会有庙号。而谥号则不同,谥号更多的是一种盖棺论定,就是皇帝去世后得到的一种评价,一般所有的皇帝都会有谥号。也就是说谥号常有而庙号不常有。 因此在隋唐之前,人们称呼皇帝一般就会用谥号,而杨坚的谥号是文皇帝,庙号是高祖,固称其为隋文帝。杨广的谥号就比较复杂了,这位隋朝的亡国之君至少有三个谥号,一个是洛阳的皇泰主杨侗定的明皇帝,从这里来说可以称呼杨广为隋明帝;另一个是窦建德定的闵皇帝,可以称呼杨广为隋闵帝;还有一个就是李渊定的是炀皇帝,也就是我们现在称呼的隋炀帝。前两个因为建立的政权很快灭亡了,因此给杨广定的谥号没有得到承认。同时杨侗给杨广定下的庙号是世祖,这个也没有得到承认。 庙号和谥号在唐朝时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即每个皇帝都有庙号,而谥号开始不断的追加。四姑娘拿李世民来做一下说明,李世民的庙号是太宗,最初的谥号是文皇帝,和隋文帝是一样的,本来可以被称为唐文帝。 但是他的谥号被追加了好几次,唐高宗李治最初为父亲定下的谥号是文皇帝,后来加谥为文武圣皇帝。唐玄宗时期又给李世民加谥两次,最初加谥为文武大圣皇帝,后又加谥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总不能称其为唐文武大圣大广孝帝吧?实际上这种加谥自唐高祖李渊就开始了,李渊最终的谥号是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后来的皇帝也是如此,谥号都很长。 也因此,从唐朝开始,皇帝的称呼改为庙号,也就有了我们熟知的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等。 |
- 上一篇
张须陀武力有多高?为何被称为隋末第一猛将?
而在隋唐时期涌现出了非常多的名将,就有张须陀被称为是隋末时期的第一猛将。为何他会被成为隋末第一猛将,隋朝时期大将,北周南阳郡公张思之孙。最初跟随蜀王杨秀,汉王杨谅起兵反叛于晋阳。跟随大将军杨素平定叛乱,成为隋朝柱石大臣。兴兵攻打瓦岗军,昆州刺史、羌族首领爨翫举兵反隋,在攻克昆州之战中,张须陀率领三十余名骑兵出其不意直取叛军主帅大营,随后大败敌军,官军多次围剿都被打败。时任齐郡丞的张须陀带兵征讨,
- 下一篇
虽不明但觉厉是什么意思?
虽不明但觉厉,网络流行词,不明觉厉”表示,虽然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但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出自电影《食神》中的对白。表面词义用于表达菜鸟对技术型高手的崇拜”引申词义用于吐槽对方过于深奥,不知所云,或作为伪装自己深藏不露的托辞,由于词语的通俗,被网络发言者广泛使用。当专业人对某事物发表专业且你也感觉靠谱的时候,用于表达菜鸟对高手的崇拜。当非专业人对某事物发表专业但你感觉不靠谱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