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是一个怎样的人?就连小人都对他钦佩不已
古人的为官之道,也是讲究智商和情商并存的,很多智商高而情商低的人,最终都没能得到什么好结果,相反,情商如果很高,却总能够混得很开,还能给自己留一条善终的后路。唐朝时期的郭子仪就是如此,他的为人不仅让人挑不出刺,就连当时十足十的小人对他都是尊敬有加,能够做到这种地步,郭子仪的本事就不是别人轻易能学到的。那么, 这个郭子仪,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古今多少功名在,谁得如公五福全。”这里的“五福”,可不是指我们过年集的什么“敬业福”、“爱国福”之类的。古人的五福是指“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可以说,在古代“五福临门”是一个很神圣,也很美好的祝愿。 从古至今,能做到五福的人也没有几个,要是古时候集齐五福也可以分钱的话,估计他们分到的钱,怕是我们这辈子都没法想象吧。 而郭子仪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集齐五福的人物。那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才能在那个时代,身居高位不被人嫉妒,不被人仇恨。不被人猜疑呢?这是一个怎样的情商,才能使他做到人人喜爱啊。 面对天子,郭子仪从来都是不求封赏。一个明君不会埋没一个忠臣,所以,郭子仪从来不去主动追求什么职位那些身外之物。 更甚至,郭子仪在自己被奸臣诬陷,被皇帝贬去修陵墓的时候没有任何怨言,任劳任怨地做好自己的领导交给自己的事情,还在空闲时,将自己领兵皇上赐给自己的诏书,手敕汇编成册,交给皇帝,跟他说这些东西自己都要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以表示自己不会忘记皇上对自己的赏识,以及表达出自己对皇上的忠心。 皇上看到这些东西感慨万分,回想起郭子仪的过往,也觉得是自己冤枉了他。后来,郭子仪还曾三次辞让尚书令,拒绝皇帝的赏识,以表示自己对皇帝的忠诚,从而进一步得到了皇上的信任。 对于自己的同僚,郭子仪从来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从不与人计较。要知道身居高位,最开始的时候总会受到人的嫉妒,然而,郭子仪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职位,而去欺压别人,总能把事情的安抚下来。对待想要欺负他的人,也尽量忍让,能避免的冲突一定避免。 比如唐朝后来的宰相卢杞,在历史上是一个十足的小人,许多忠臣都被卢杞害死,但是由于郭子仪的小心谨慎以及处理得当,卢杞却对郭子仪一直佩服不已。 对待下属,爱才惜才,宽容仁义。郭子仪的人格魅力体现最高的怕是在他在军中的影响了,数次被奸臣陷害解除兵权,却又能每次回归。回归之后,军队没有任何不服,仿佛他从来没有离开一样。 同时,在规矩之内,郭子仪对士兵都宽容忍让,没有一点大将的架子。对于有才能的人都会尽力展现,提拔他到适合他的地方去。他的爱才之心,也使得士兵对他都很尊敬,哪怕后来有的人位置并不比他低,对他依旧很尊敬。 做人能做到郭子仪这般,也是十分不容易的,经历了这么多的委屈和忍让,依然可以温柔的对待每个人,这就是他的人格魅力。他的人格魅力,也使得他的晚年十分幸福,更是有着多子多孙的福气,所以说,好人终有好报的,一切都是因果。 (www.wS46.com) |
- 上一篇
刘禅投降了司马昭吗?
而国君刘禅选择了投降,世人都认为刘禅是个无能的人是个弱智?其实很多人认为刘禅非常聪明能干的皇帝,苟且偷生一直让刘禅是个反面人物。刘禅决定投降。有人想说一心为百姓着想的刘禅为什么不能被赞扬,刘禅在司马昭的宴会上所回答的那句乐不思蜀,这也是刘禅被认为是扶不起的阿斗的主要原因所在,如果刘禅当时不这么说司马昭会留他一命吗。司马昭如果想杀刘禅,作为阶下囚的刘禅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 下一篇
赵高可以影响秦朝,为什么魏忠贤没能灭亡明朝?
赵高和魏忠贤的名字,赵高实际并非宦官?并且在史记中也并没有关于赵高是宦官的记载,赵高是宦官的说法起于东汉。彼时皇帝为了对付跋扈的外戚(以梁冀为代表)启用宦官,可能就在这个时候民间于宦官积怨极深。故而也将赵高这一导致秦帝国灭亡的罪魁祸首流传称为了宦官并沿用至今,并未有直接证明赵高是宦官的证据,再来比较一下赵高和魏忠贤。在始皇在的时候就能够成为其信任的中车府令(其专门为皇帝驾驭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