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隆中对的计划是什么?刘备是按照诸葛亮隆中对中的计策去做的吗?

民俗文化佚名2022-12-30

三国时期,诸葛亮可以说是刘备称帝路上非常强大的助力,在刘备去拜访他的时候,他就提出了千古流传的隆中对,仔细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局势,为刘备制定了一个扩大势力,夺取天下的大计划,可以说,如果完全跟着诸葛亮的计划的脚步,后来的局势也许会是另一番景象。那么,刘备是不是按照诸葛亮的计划在执行呢?隆中对的价值又实现了多少呢?

诸葛亮出山时,献与刘备的草庐对(通称“隆中对”),一千八百年来众说纷纭,多少千古名士、军政大家对此都有过精辟论述。赞之者多认为刘备半生苦战,促居一县,得此战略规划后,腾跃高飞开三国鼎立局面,可称千古名局。贬之者则不免将蜀汉建国时期的几次重大失败,之后的北伐不成,皆归罪于隆中对本身的“片面”和“缺陷”。然则,刘备果真是对诸葛亮从出山伊始便言听计从,之后亦步亦趋按隆中对的规划去执行的么?诸葛亮当真要为蜀汉政权最终不能一统天下而负责么?在此特详加解析:

诸葛亮在隆中对说得明白,这是一个先取代/攻灭刘表,全据荆州,然后兼并刘璋和张鲁,“跨有荆、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然后“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的大策划。之后才是大家熟知的“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在整个计划中,荆州、益州包括汉中要全部据有,“夷越”也就是交州地区、扬州的山越地区、西羌诸戎也要成为附庸。

在这种刘备军称霸整个南中国、和曹操南北对峙的前提下,僻居江东一隅的孙权就只能居于反曹同盟的从属地位、任凭摆布了。若按诸葛亮在草芦中设想的这种理想状况,在曹魏集团内部纷争“天下有变”之时,两路大军挥军北伐完全可行,孙权即使想要反水也是有心无力。而要实现这个战略计划的第一步大前提,本就是要刘备全取这个“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殆天所以资将军”的荆州。其实也可说正是刘备此刻的心声了。

刘备从201年被曹操击破于汝南,率部投奔刘表,在新野、樊城一带屯兵整整七年,难道当真是坐视宿敌曹操一步步兼并整个北方,而自己只是无所事事混日子么?非也,他正是一步步邀买当地士人之心,为取刘表而代之,这是光明正大的阳谋。徐庶、孔明、伊籍等荆州当地士子,弃刘表而归心于刘备,正是其这段时间努力的成果。刘表虽然心知肚明,但因为需要战力强劲的刘备来帮他挡住曹操南下兵锋,代替之前张绣军的作用。

另一方面,也同样需要刘备这个身负天下之望的反曹明星作为客将,平衡蒯、蔡等荆州当地士族势力,因此也是听之任之,对刘备既限制,亦利用,对同为汉室宗亲杰出人物的刘备,更有相当程度的惺惺相惜。所以将此时刘备贬低为“县长”,其实也不免偏颇。其屯兵地不止是新野小县,后更移驻于和荆州治所仅一水之隔的战略要地樊城,又在博望坡大败曹军名将夏侯惇和于禁。以声望、实力综合而论,即令在孔明出山之前,刘备也可算是荆州地面当之无愧的前三号人物,蔡瑁之流地头蛇还真未必比得了。

若说此时镇南将军成武侯刘表是荆州省的省长,那名位并不低于他的左将军宜城亭侯豫州牧刘备,至少也得是个常务副省长。其实州牧不是诸侯王,从来没有父死子继的法理。刘表作为汉朝政府官员,他的子孙原本就没有私相授受、直接继承荆州的合法性。所以他一病不起后,会效仿陶谦请刘备领荆州,或许可认为试探,但也不乏真心。乱世中没有足够能力的稚子,强要执掌大权,亦如小儿持万金于闹市,是自取灭门的愚行,为智者所不取。

《魏书》:表病笃,讬国於备,顾谓曰:“我兒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

而刘琮蔡瑁们不及知会刘备,便遣使请降曹操,等于是直接将刘备这个反曹明星当做投名状卖了,所以襄阳城下,刘备怒斥刘琮不义,刘琮惶愧不敢应答,而其左右及荆州士民百姓多归心刘备,众至十余万。就在此刻,诸葛亮果断提出了火并刘琮,夺取襄阳、入据荆州的建议,也是实践隆中对计划的第一步。

此举在操作上是可行的,诸葛亮在荆州士人圈有一个庞大的关系网和朋友圈,和刘备强强联手,能发挥的作用是空前的。此举要承担的道德风险也是很小的,毕竟前有刘表生前遗命,又有在荆州数年经营,当地士民归心,而刘琮甚至连据有荆州的合法名义都没有,州牧之位是朝廷要职,岂得父子私授?是以此举是以大义讨伐不义,于刘表私交或许有负,于天下士人风评可谓无愧。

可惜的是,刘备却迟疑了,没有听从诸葛亮,否决攻襄阳建议,企图南下入据江陵以抗曹。却又不舍得丢弃坛坛罐罐,一路拥众缓行,中途被曹纯虎豹骑赶上轻易打垮。当阳一场惨败,随行十余万士民损失殆尽,两个女儿被捉,从此生死不知。阿斗母子也幸亏赵云保护才捡回一命,连重要谋主之一徐庶,也因为此战中老母被擒而北上投曹。无论如何粉饰刘备的“爱民”,都不能不说他这举作为一个军事集团首脑而言,是极不合格的,亦对自己、属下、家人的极不负责。

诚然,若自取荆州,风险是必须要直接承受随之即来的曹操直接打击,也未必能得到如赤壁时一般、孙权的全力支援,可说是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激进方案;但哪怕襄阳江陵两座坚城苦战失陷,比之史实中当阳惨败的后果,又算得什么呢?

诚然,从来就没有百分之百成功的计策,襄阳当然也未必一定守住。可如果背靠坚城都没有抵抗曹操的信心,明知后面有曹军追兵,带着一大堆坛坛罐罐缓步*行,最后落得生死只在一线,难道反而更高明?何况刘备自己的选择,是不打襄阳,打江陵,则他一样认为背靠坚城抗曹才是上策,而绝不是一味逃跑避战,只为这样更容易逃脱。只是对虎豹骑的推进速度太低估了。

当阳大败后,荆州高门名士如蔡氏、蒯氏、王粲、韩嵩等,重要将领如蔡瑁、文聘等,足以对抗江东孙氏的几万水军,襄阳和江陵的多年积蓄物藏,则都尽数成为曹操囊中之物。孙权杀黄祖后,江夏郡江南部就已经落到东吴手里;刘备既败,刘琦占的江北部也根本守不住,只能和刘备一起往孙权领地逃跑,沦为寄人篱下的客军。曹操大军压境,传书威逼孙权,他本人和曹军诸谋士(除程昱外),都认为孙权必杀刘备来投,一如公孙康杀二袁一样。

此时江东从首席大臣张昭起一片归附中枢之声,如果孙权听从他们意见投曹,那刘备的人头就是最好的投名状。刘备在荆州辛辛苦苦经营七年,又重新落到命悬一线、生杀由人的地步,正是不纳诸葛亮之言导致的恶果,代价不可谓不惨重。此时刘备都一度打算收残兵南下广西,去投奔苍梧太守吴巨了,如此一来彻底退出争夺天下的舞台,什么雄图壮志再也休提。又是诸葛亮结好鲁肃,出使江东,而周瑜等人竭力主战,让孔明得以居中纵横,说动孙权,定下联合抗曹之计。曹操在赤壁遭周瑜黄盖当头一棒,荆州水军损失殆尽而烧船北归,方令刘备绝处逢生。

然则丢失大半家当,势单力孤,依附于人,代价自然不免。战后刘备以大汉左将军、豫州牧的名义,表孙权这个连爵位都没有的讨虏将军、会稽太守,为名位更高于自己的车骑将军、徐州牧;从形式上正式奉其为盟主,在之后的攻伐荆州战役中都居于附庸地位,一如之前附庸刘表;被周瑜竭力压制。连本为联姻的孙小妹也在刘备领地作威作福,如孔明语“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孙权更借赤壁和南郡两战兵威,趁机派遣步骘以武射吏千人南下,杀吴巨、招降士燮,将交州纳入本领,将刘备领地(南四郡 公安)三面包围。

可以说从荆州被曹孙刘三分起,隆中对原有的前提就已经破产了。孙权对刘备更形成了压制性优势,才能对其召之即来,周瑜(与其幕中的庞统)还一度提出将刘备软禁、消化其势力,举兵取蜀的天下二分之策。幸亏天助刘备,周瑜早死,继任的鲁肃力主将最重要的南郡借与刘备,并力荐庞统为刘备谋主,这才开始谋划西进取川大计。

诚然,隆中对是基于公元207年的天下局势做的,之后随着世事变迁,加以各种修正也是必然的。但起始夺取襄阳、这关键一步,刘备都不听诸葛亮的,当阳惨败,荆州三分,隆中对涉及局面已然破产,又何论其他?

至于后期的关羽攻襄樊,本身只是个夺取荆北地带的战区行动,虽一度水淹七军、战果丰硕,声势不小,但只有1/3个荆州为分基地,更要分心防备荆南的孙权,是以连樊城都还没打下,就被徐晃长驱直入击败而樊城围解;益州方面更刚刚经历汉中大战而精疲力竭。直到关羽败亡时,长达数个月不能做任何策应。这种情形和隆中对里所言,全据荆益后背靠三州称霸南国,两路大军一出秦川一出宛洛的场景差距实在甚远,又怎能混为一谈?

隆中对和韩信的汉中对,耿弇的决策河北、定计南阳一样,原是名垂千古的大手笔战略规划。可惜刘备自持征战半生,轻看诸葛亮这个年轻人,没有从出山伊始便对他言听计从,之后亦步亦趋按这个规划去执行。关羽丧亡、猇亭毁败,蜀汉立国的先天不足和最终覆灭,一切的根源,可以说都是从刘备拒绝急取襄阳,不能全据荆州,实现隆中对第一步就已经注定。刘备本人不能一统天下,他自身遗憾还在其次,却连累了孔明这样的千古无双国士才,因功业不显而遭后世论者非议,这才真正可惜。

军事学不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军事天才抓住转瞬即逝的战机的洞察力,并不是后天所能培养出来的,而就是其与生俱来的天赋。因此这个世上原就是有天生战神的存在。

就在和诸葛亮出山时27岁相近的年龄,项羽已经打完巨鹿、彭城两场奇迹大胜,攻灭强秦宰割天下;韩信已经灭魏、徇赵、胁燕、定齐;霍去病已经拓土河西、封狼居胥;耿弇已经决策河北,定计南阳,平齐鲁攻陇右,助刘秀成就帝业;如果刘邦拒绝萧何拜大将之议,也对韩信说小韩你太年轻,先去基层锻炼十年,积累经验,那恐怕什么黄花菜都凉了,更勿论有大汉王朝。

假使刘备能真如演义小说中一般,一出草芦便奉诸葛亮为师长,真心言听计从,按其既定指示方针去办事,那么可以肯定他就算不能一统天下,基业也绝不会仅如历史上那么小,仅仅占据两汉十三州中的一州。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