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末位皇帝唐哀帝李柷是一个怎样的人?唐哀宗个人生平简介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唐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唐哀宗,说到唐哀宗他的一生也是非常悲惨的一生,唐朝中期宦官当道,当时的皇帝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权利,所有的大权都掌握在宦官的手中,最后的一位皇帝唐哀宗受到了朱温的控制,已经成为了一个傀儡,最后的唐哀宗也是被朱温逼迫下台。最后朱温建立了起了新的一个朝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唐朝的末位皇帝唐哀宗的生平简介吧! ![]() 唐朝最后一个皇帝唐昭宣帝唐李拀,哀帝李柷(chù)是昭宗第九子,生母为何太后,初名李祚。唐哀帝即位时,是藩镇的一个傀儡皇帝。唐天祐二年,梁王朱全忠见灭唐时机到,将唐朝朝臣杀光,天祐四年逼李柷禅位,自做皇帝,改名朱晃。建国号“大梁”。唐王朝灭亡。 唐李拀简介 唐昭宣帝李柷(“柷”,拼音:zhù;892年9月27日-908年3月26日),原名祚。唐昭宗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第二十代,除武则天以外,904年9月27日-907年5月12日在位),在位3年,被废。次年死,享年17岁,葬于温陵。 唐哀帝即位时,不过是藩镇手中的一个傀儡皇帝。唐天祐二年(905年),掌握实际权力的梁王朱全忠见废帝灭唐时机已到,便先将唐朝朝臣全部杀光(见白马驿之祸),接着在天祐四年(907年)又逼李柷禅位,降为济阴王,自己做皇帝,改名朱晃,是为后梁太祖,建国号“大梁”,史称“后梁”,改元“开平”。至此,立国总计274年、传21帝的唐王朝灭亡,中国进入自黄巾之乱或永嘉之祸以来又一次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 逊位后,李柷被迫迁到曹州(在今山东省内),次年(908年)二月二十一日被朱晃毒死。朱晃上谥号为哀皇帝,以王礼葬于济阴县之定陶乡。何太后(唐昭宗皇后)也被杀。 ![]() 后唐明宗李嗣源改哀帝的谥号为昭宣光烈孝皇帝,但庙号景宗未被采用,故后世称李柷为唐哀帝或唐昭宣帝。 生平事迹 昭宗之子 李柷,是唐昭宗李晔第九子。景福元年(892年)九月三日(9月27日)生于大内。初名李祚,乾宁四年(897年)封辉王,天复三年(903年)二月拜开府仪同三司、充诸道兵马元帅。天佑元年(904年)八月,昭宗被杀以后,蒋玄晖假传遗诏拥立为帝。 策决朱氏 哀帝当国,一切政事都由朱全忠决策。他即位以后甚至都没有改元,一直在使用“天佑”年号。然而,不幸的是,天不佑唐,大唐帝国近300年的基业注定要在他手里倒塌了。 哀帝在位期间,其实没有下达过任何实际的政令。那些以他的名义下达的制敕,其实都是按照朱全忠的意思办理,所谓“时政出贼臣,哀帝不能制”。他名义上的上朝,也会以各种冠冕堂皇的借口停罢。哀帝能够做的,就是顺乎朱全忠的意思,把朱的政治地位和威望一步步提升和加固。天佑二年(905)十月,敕成德军改为武顺军,下辖的藁城县改为藁平,信都为尧都,栾城为栾氏,阜城为汉阜,临城为房子,这是为了避全忠祖父朱信、父亲朱诚的名讳。朱全忠父、祖的名字要避讳,说明朱全忠已开始超越了臣下的身份。 利事未成 对哀帝有利的事情有这么两件,估计是出于他的本意或者是亲信的主张,但是都没有成功。一件事是天佑二年(905)九月以宫内出旨的名义加封他的乳母为昭仪和郡夫人。其中乳母杨氏赐号昭仪,乳母王氏封郡夫人,另外一个也姓王的乳母在昭宗时已封郡夫人,也打算准杨氏例改封为昭仪。此举被宰相提出异议,他们认为:“乳母自古无封夫人赐内职的先例。后来因循此例,实在是有乖典制。当年汉顺帝封乳母宋氏为山阳君、安帝乳母王氏为野王君时,朝廷上就议论纷纷。臣等商量,当今局势下礼宜求旧,望赐杨氏为安圣君,王氏为福圣君,第二王氏为康圣君。”哀帝也只好依从。另外一件是天佑二年(905)十一月,哀帝准备在十九日亲祠圜丘(祭天)的事。当时各衙门已经做好了举行礼仪的各项准备,宰相也已下南郊坛熟悉有关仪式。可是,朱全忠听到后很不高兴,认为举行郊天之礼是有意延长大唐国祚。有关主持的官员很恐惧,就借口改期使此事不了了之。 朱氏自封 然而,紧接着,哀帝就将已为梁王的朱全忠加授相国,总百揆,又进封魏王,所担任的诸道兵马元帅、太尉、中书令、宣武、宣义、天平、护国等军节度观察处置等使的职务照旧,“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兼备九锡之命”,基本上超过了汉初相国萧何和汉末丞相曹操。朱全忠的身份是自两汉以来权臣篡位的重现,其地位距离九五之尊已经只有一步之遥了。 ![]() 白马之变 天佑二年(905)六月,朱全忠在亲信李振和朝廷宰相柳璨的鼓动下,将裴枢、独孤损、崔远等朝廷衣冠之流三十多人集中到黄河边的白马驿全部杀死,投尸于河,制造了惊人的“白马之变”。 天佑二年(905)十二月,朱全忠借故处死了枢密使蒋玄晖,又借口“玄晖私侍积善宫皇太后何氏,又与柳璨、张廷范为盟誓,求兴唐祚”,将哀帝母后何氏杀死,并废黜为庶人。不久,宰相柳璨被贬赐死,其弟兄也被全部处死。太常卿张廷范被五马分尸,其同伙被除名赐死者若干。朱全忠已是生杀予夺,大权在握了。 被迫让位 天佑四年(907)三月,经过一番假意的推辞,时为天下兵马元帅、梁王的朱全忠接受了哀帝的“禅位”。建国号梁,改元开平,以开封为国都,史称后梁。 惨遭鸩亡 哀帝先被降为济阴王,迁于开封以北的曹州(今山东菏泽),安置在朱全忠亲信氏叔琮的宅第。由于太原李克用、凤翔李茂贞、西川王建等仍然奉天佑正朔,不承认他的梁朝,朱全忠担心各地军阀的拥立会使废帝成为身边的定时**,就一不做,二不休,于天佑五年(开平二年,908)二月二十一日(3月26日)将年仅17岁的哀帝鸩杀。朱全忠为加谥曰“哀皇帝”,以王礼葬于济阴县定陶乡(今山东定陶县)。 然而,这些不过是统治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玩弄的政治把戏。所有的努力不能改变的事实是:哀帝作为亡国之君永远无法起死回生,大唐帝国一去不复返了。只有哀帝那孤寂的坟茔,似乎还在诉说着那个曾经繁荣昌盛的帝国的毁灭,竟是那样的轻而易举,又是这样的叫人无奈。 |
- 上一篇
袁绍的出身真的有那么高贵吗?他还不如弟弟袁术
说到东汉末年的袁绍,论及他的出身地位,我们可能都会想到“四世三公”袁氏家族在当时可以说是有名望有地位的大家族,还没有几个人能够比得过这样的家族,因此也会认为袁绍出身高贵,他在袁家并没有现在人们想象中那么好,他的地位甚至还不如弟弟袁术,很多人凭印象认为袁绍出身高贵,袁绍出自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生父是司空袁逢,后过继为袁成养子,袁绍的母亲却很有问题。公孙瓒在讨伐袁绍时发布檄文列举袁绍的罪状,
- 下一篇
刘邦入咸阳后吃喝玩乐,张良是怎么劝他的?
刘邦虽然最终成为了一位开国皇帝,想办法讲话说出来告诉刘邦,面对欲望放纵如疆场跑马;跪接他大秦王朝最基层的一个小吏——沛县泗水亭长刘邦进京,确实有部将向刘邦建议杀掉公子婴,很多将领乘刘邦入宫殿之机,他见刘邦入秦王寝殿半天不出来,劝谏刘邦如今大事未成,刘邦还在云里雾里,樊哙见说不动刘邦,他又火急火燎地跑去把刘邦最听其话的张良找来,赶快进来向刘邦进谏,他一番话说得刘邦如一盆冷水浇到了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