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元宵节的由来简写10字左右(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

民俗文化佚名2022-12-08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的正月十五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在娲皇故里——陇城镇,还有一种说法,把正月十五日,称为“点灯节”。这种说法有一个悠久的传说。

相传古时候,社会生产力低下,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生活非常的贫困。一年到头攒不了几个钱。到了年底,有一句俗话说得好,有钱没钱,都要过年。为了使过年心情好,无忧无虑的过新年,在腊月初八日,蒸些米饭吃了。人们认为是米饭粘性大,可以粘住东西,人吃了米饭,就把心,粘住了,也就是土语说的,把心“糊了”。糊了心,人的智力会下降,不管有钱没钱,采购东西过年,一年积攒下的钱都花完了,只为快乐的过年。农村的习惯,过了正月十五日,年才算是过完。过完年,就开始了新的一年生活,在新的一年里,不能糊里糊涂的生活,需要心明眼亮,取得个好光景。于是,点灯可以把“糊了的心”去掉,人变得聪明了。这就是正月十五日为“灯节”的由来。各地由于风俗习惯不一样,对正月十五元宵节的说法不一。

不论正月十五日元宵节的由来,有何种说法,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观灯的习俗为主,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

正月十五日传统的习俗有,出门赏月,燃灯放焰,猜灯谜,吃元宵,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扮“故事”等等传统民统表演。

赏花灯

划旱船
摘自: www.ws46.com

亭子

舞龙队

,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