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家乡的习俗(民俗趣谈家乡的)
请媳妇,曾是我们无极县一带的旧俗。新媳妇过门,本家的婶子、大娘就请新媳妇到家里坐坐,认认门,联络一下感情,也让新媳妇尽快融入婆家的亲戚中。当然,请媳妇的人家不只是本家院里的,不同姓的街坊邻居、与新媳妇同村的娘家闺密或与婆家沾亲带故的人家,也往往来请新媳妇。 那时,村里人家娶媳妇的日子往往选在腊月二十几。年根儿底下,一般人家都杀了猪,备好了年货,办喜事招待客人就方便得多。不仅娶媳妇的人家待客方便,请媳妇的人家也不用另外置办东西,有现成的年货方便准备酒席。 请媳妇一般是女人家的事。请媳妇的人家,除了要做些必要的准备,还常常由女主人出面事先跟新媳妇的婆婆说好,约定个日子。但光约好日子还远远不够,因为村里每年娶媳妇的就那么五六家,请媳妇也就集中在那么一两天,请媳妇的主妇就不免顾了东顾不了西:准备好酒菜、糖果、瓜子,包好饺子,还要亲自或打发自家的女孩上门去请。去了,新媳妇往往被别人家先请走了。去哪家了?婆家也说不太准,先去请的主妇或女孩就得上街去找。不过,寻找新媳妇也不太难,往往走在街上,老远就能听到别人家女人们的说笑声,八九不离十就是在这家了。进去看看,果然不差。 找到虽不太难,但要把新媳妇请到自家就相当难了。新媳妇去谁家做客,得由自己的大嫂或小姑领着,还有好多要请媳妇人家的“代表”在等着、盯着。如果稍慢一点或盯得不紧,新媳妇就被别人家拽跑了。所以,陪同新媳妇的大嫂或小姑、请媳妇人家的女孩,拥满了里间屋外间屋。她们满面春风,说着,逗着,笑着。那场面,与其说是请媳妇,不如说是女人们聚在一起过节。常言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何况这么多女人聚在一起?有时候,分不清谁家先来谁家后到,这就需要下手强拉硬拽了——情到浓时,不再说话,先下手为强,拉上新媳妇就走,这样才能把要请的新媳妇抢到自家。
请媳妇,也不是只请一家的,而是将几户人家的新媳妇一次请来。请媳妇的乡邻人家那么多,能请来一位新媳妇已经算是不容易,把好几个新媳妇请到一起就更难了。常常是,好不容易把东家的媳妇请来,还要赶紧去催西家的。新媳妇分身无术,请媳妇的人家也无奈,有时候实在请不到新媳妇,就只好把新媳妇婆家的什么人拉过来,也算是尽到了心意。 好不容易新媳妇来了,其实也吃不了两口。新媳妇脸皮儿薄,初来乍到,不好意思吃喝,何况还有那么多人家等着。就是走马灯似的转遍了所有人家,新媳妇也不见得能吃饱。不过,请媳妇的意义,不在于吃多少,而在于邻里乡亲的一片心意,在于浓浓的乡情。 随着乡亲们的日子渐渐变好,随着社会生活的趋简,请媳妇的习俗渐渐淡化,最后终于消失了。每当忆起那时乡邻之间的亲热,岁月深处化解不开的乡愁,便又涌上了心头。 (燕赵都市报 张国庆/文) , |
- 上一篇
吃桃子季节(农历就快到五月了)
惹火着人的嗅觉和味觉虽然早熟桃子不怎么好吃还卖得很贵,货架里的早熟桃子不停的散发出香气,欣然发现垂在稻田上方的树枝尖上有两颗又白又泛黄还红了一块桃尖嘴巴的先熟桃子。(农村里的孩子为了弄口水果吃不容易啊!我先是上树挑选了一包袱熟得还可以的毛桃挂在树枝上,完全够不着长着那两颗桃的树枝,我瞬间想到了黑白电视机里武侠电视剧《金箭雕翎》里武功高强的大侠跟着猴子学武的景象,
- 下一篇
今日立春节气介绍(二十四节气今日立春)
标志着万物复苏的春季到来,我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说的是立春开始东风送暖: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立春雨水到。这是因为迎春活动祭拜的句芒神,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迎春活动已经从郊野进入宫廷,迎春仪式更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立春先一日,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仪,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