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汉服中的护领是什么?又有什么作用?

民俗文化佚名2022-12-17

今天是汉服系列的第二期,来给大家讲一下“护领”。在现代汉服体系中,以明朝时期为原型的汉服,通常会在衣领处有一块不同于整个衣领颜色的布块,我们一般称之为“护领”。这个护领通常只在明制汉服中出现,大部分为白色,当然了,其他颜色也有。那么,护领是怎么诞生的,它产生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关于“护领”,有些人可能存在一点误区,认为但凡是明制汉服,就必须要有护领,其实不然。护领并不存在于汉服的传统形制当中,并不是说只要是明制汉服就必须拥有护领,也可以没有,颜色也不一定,层数也不一定,可以不单单是白色,也可以不仅仅是一层。

护领,最早在宋朝时期就已经出现。既然被叫做“护领”,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护住领子。衣领会有什么损害,无非就是穿久了,脖子周围会受到污损。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洗衣服的时候,脖子处的衣领总是最需要关注的地方,汉服当然也是一样。因此,护领诞生之初,自然是为了防止衣领的磨损和脏污。

但是肯定有人不理解了,就算是加了一道护领,原本的衣领是不会脏了,护领也还是会脏的啊?这一点,我们在下文中会提到。

护领基本上都是出现在明制汉服上,明朝时期护领就比较普及了,明朝开国之初,沿用了护领这一特点,但是护领从材质却并不是和衣服一样的布料,而是纸,宫女们用纸作为护领,这样一来,每天更换一次,不仅可以保持衣服的情结,还不需要每天换一次衣服,不得不说,古人在方便“偷懒”这一条上面,可比我们厉害高明多了。不过想一想也能够理解,如果每天一换,衣服就得每天一洗,对于衣服的损伤也是非常大的,这都得算在皇宫的开销里面啊。

后来,纸质就改成了布,由于明代衣服的领子普遍偏高,因此会在衣领上加上或宽或窄的护领,一般来说,宽一些的护领会与衣领的宽度相等,但是长度就短于衣领,窄一些的护领可以比较长,宽度自然就比衣领要窄了。但是不管怎么短,至少都要把脖子一圈都护住,不然如何保证护领“护”的作用呢?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古时候的护领与现代的护领最大的区别,可拆卸,也是上文中留下的那个疑问。

衣领被护领护住了,但是护领还是会脏的,所以,以前的护领应该是缝制方式的不同,拆卸很方便,这样一来,一旦护领脏了,需要清洗,就可以只将护领部分拆下来,而不需要把整件衣服全部清洗一遍,不仅费时费力,还会影响衣服的使用时间。但是现代汉服中,护领一般都是缝死的,也就是说,大部分只是一种装饰作用,美观,却失去了它原本最重要的实用性,再加上大部分护领会选择用白色布料,很多人一定有经常听母亲念叨“浅色不耐脏”的经历,这里也是一样,白色的缝死的护领,反而使得衣服更加不耐脏了。

其实,现代汉服之所以或这样做,也是因为时代发展的不同。在以前,服装还没有工业化生产的时候,每一件都需要人力亲自动手,从最初的线,到布,到成衣,尽管各司其职,但是整个流程走下来,每一步都是人力所为,这样出来的成品,人们自然会更加爱护。而现在,纯手工制作几乎已经成为稀有物种,汉服作为服装,基本上也都采用了工业化的生产,所以护领是不是需要拥有实用性,这个问题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护领也并非明制汉服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即便是在明朝时期,护领也不是必要配件,它并不在整个汉服形制的体系当中,所以,需不需要护领,需要什么颜色的护领,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如果有一种情结,那么可以保留,如果觉得破坏美感,也就可以去除,全凭个人喜好。

其实,不单单是汉服,韩服上面也有很多存在护领,也是因为受到了明朝时期服装特点的影响,而且韩服的护领基本上都是白色,只不过宽度上要比汉服的窄很多。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