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如来”到底是什么意思
最近不少的人也都在说这个佛教中的一些故事,话说这个“如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对于这些问题相比大家也都清楚吧,也还是有很多人也都想知道的吧,所以这个“如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 “如来”—— 第一:是“佛”之梵名的汉语“义译”; 第二:“佛”常以此名自称,在其“十种通号”中排第一; 第三:具体含义是“如实而来”,即“真如”——由真理而来。 “如来”,是“佛”之梵名“多陀阿伽陀”“怛闼阿竭”“答塔葛达”“怛佗仪多”“多阿竭”等汉语音译的“义译”。 这个翻译,是由鸠摩罗什于后秦主姚兴弘始年间完成的,约在公元400年前后。 佛教正式入华,约在东汉明帝年间,这在公元70年左右。 但在佛经翻译上,公认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四人,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译家,影响最大。 这里面,西域龟兹人鸠摩罗什三藏被认为具有“开创和奠基作用”。 他于十六国后凉吕光灭龟兹后,先到凉都后至长安。后秦主姚兴待以国师之礼,遂居于西明阁、逍遥园,广译经典,范围广博,部帙浩繁。 计有——《般若》《大智度论》《中论》《法华经》《大般涅槃经》《华严经》。《出三藏记》载有三十二部,三百余卷;《历代三宝记》载有九十七部,四百二十五卷;《开元录》载有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 上述经卷,基本奠定了中国佛教以“大乘空宗”为主的经学基础。 此过程中,鸠摩罗什将“佛”之梵名,义译为“如来”。 “佛”,是“佛陀”的省称,即指“释迦牟尼”,其姓 “乔达摩”,名“悉达多”,是佛教创始人。 晋袁宏《汉纪.永平十三年》云:“西域天竺国有佛道焉。佛者,将以觉悟群生也。” “佛”之本义,就是“觉者”,觉己觉人。 北宋,苏州景德寺普润大师法云著有《翻译名义集》七卷,讲述佛经译汉之精髓。其时的大儒兼佛学居士周敦颐为止作序。 其书曰:“夫翻译者,谓翻梵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言。音虽似别,义则大同。” 又在佛之“十种通号第一”篇中云:“梵语多陀阿伽陀,亦云怛闼阿竭,后秦翻为如来。《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此以法身释。《转**论(经)》云: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此以报身释。《成实论(经)》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此约应身释。” 这是说,梵语经文译成汉话,语音上可能有变化,但原义是相同的。“佛”,如实而来,即由真理而来,成正觉之义,故称如来;“佛”,乘真如之道,往于佛果涅槃之义,故称如来(亦称如去)。 简言之,就是“佛陀”乘真理而来,由“真如”而现身,故尊称为如来。 《长阿含经》卷十二《清净经》亦曰:“佛于初夜成最正觉及末后夜,于其中间有所言说尽皆如实,故名如来。复次,如来所说如事,事如所说,故名如来。” 此说含义同前。 需要说的是,释迦牟尼35岁时顿悟,说:“我心已解脱,无明清除尽,光明破黑暗,智慧已升起。”因而自称“佛”,即“觉悟者”,并以己觉而觉人。 所以,在后来的大乘佛教教义中,认为,“如来”是人人固有的潜在佛性。 这种佛性,称“如来藏”。是说佛性在烦恼中尚未彰显,是隐藏的“如来”之性,故称“如来藏”。 “如来藏”,是未来成就佛身的依据。佛身又称法身,法身是如来藏之果。 “如来藏”意义有三——一为所摄义。一切众生普遍为如来之性所摄,即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二为隐覆。佛性隐而未显,藏于烦恼众生中,被遮盖着。三为能摄义。佛性与真如都包含着未来成佛所有功德果报,即“如来藏”能包藏成佛后的一切无量无边的清净善业。 ”如来藏“在未显发以前就包含了未来成佛时的一切潜能。 以此来联系前面说到的《翻译名义集》和《清净经》所讲“如来”,就可理解得更为透彻。 |
- 上一篇
白居易《答友问》古诗鉴赏
《答友问》这首古诗非常值得大家细细品读。作者白居易是对人的才能和品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些思考,他认为人才同样需要有高尚的品德,那该诗整体还是比较好理解的,古诗鉴赏作者为了解决对方的疑虑,大圭是皇帝所执的玉质手板,将士们挥舞锋利的宝剑,诗人首先表明玉器不如铁器坚硬,主要是因为其具有更高贵的品质。接下来作者就具体讲述二者的品质差异,这是因为宝剑具有锋利的刃口”作者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
- 下一篇
民间四大爱情小说是哪四个?
白的爱上了一个肉眼凡胎——许仙,但是法海不同意人妖相恋,讲的是七仙女和一个农夫——董永的爱情。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小时候的《欢天喜地七仙女》啊,《天仙配》最早是根据东汉时期的《董永遇仙》改编的,这个故事大概讲的就是董永的父亲去世了,董永为了能够安葬父亲,下面来看看《梁山伯与祝英台》吧。主要讲的就是名门望族的小姐——祝英台为了逃婚,却不巧与梁山伯同住,梁祝二人遂表明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