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古诗翻译及赏析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山居秋暝到底是谁写的呢?还有这个山居秋暝的赏析以及翻译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祝福大家一起来学习看看吧,嘿嘿,期待大家的加入了!感兴趣的也别错过了! 《山居秋暝》原文: 作者: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翻译: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任凭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连。 《山居秋暝》赏析: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首联是写雨后山中秋景,由于这里人迹罕至,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 颈联中诗人先写“竹喧”再写“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写到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和谐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希望过闲适无忧无虑呃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黑暗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 尾联则是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其喜归自然,寄情山水,崇尚恬静、淡泊的田园生活,不愿同流合污的感受。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这首诗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
- 上一篇
大年初一到十五的禁忌有哪些
每年的大年初一到十五都是过新年的日子,在这一段时间都是非常喜气的春节。大年初一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到亲朋好友家拜年或是打电话问候是必不可少的“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大年初三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大年初四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家家户户都吃饺子,
- 下一篇
老挝为什么不属于汉字文化圈
说到汉字文化圈国家,其次就是曾经是中原王朝的藩属国。为何说老挝不是汉字文化圈国家,1、如何定义汉字文化圈的国家1.1、首先就是在历史上,并且还以汉字作为过国家日常政治和生活书面用语的。汉字文化圈是以中国大陆历史上的王朝为核心,向外影响到日本、朝鲜、越南、琉球等一些国家;1.2、这些国家历史上不仅有采纳汉字,这些国家在历史上曾经都有朝贡过中原王朝,所以想要判断哪些国家属于汉字文化圈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