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明式家具为何雕饰比较少?明式家具有什么特点?

民俗文化佚名2022-12-20

有很多爱好收藏的人,喜欢收藏一些古代的家具,古人的家具自然和现代人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能够流传到现在,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不过家具自然还是清朝时期留存下来的最多,但是有一些清朝时期的家具却叫做明式家具,这是为什么?而明式家具上面的雕饰为什么比较少,它有什么样的特点吗?

很多人误以为明式家具是素雅只有线条装饰的,其实明代家具里面有很多是带有雕刻的,而且精品居多。纵观明式家具拍卖历,成交价最高者,莫不以精彩的图案布局,精湛的雕工取胜。在2017年12月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会上,一对康熙御制黄花梨鸾凤牡丹纹大顶箱柜拍出了9890万元的天价,无独有偶,在14年北京印千山春季拍卖会上,明代月洞式门罩黄花梨架子床以5290万落锤成交。为何在收藏界浸淫多年的各位泰斗对这些华美绚丽的满雕作品如此青睐呢?

这是因为这些作品是明式家具的代表作品,凝结了明代家具制作的最高技艺。事实上,明式家具收藏中,以雕饰为点缀的作品胜过光素的作品,一是存世量少,二是又多为精品,极受收藏家们的追崇!

今人多见到明式家具多以素雅为主,以为古人是因爱惜原木表面纹络,不忍以刻刀毁去。而事实确是:在家具表面施以雕饰,不是不愿,而是不能。各中原由,本文将以两个方面加以解释。


一.法度不容

明朝是一个等级森严,法律严苛的专制社会,自建国始,朱元璋对百姓民生服饰、建筑、器用制定严格的条令,稍有不当就可能犯下“僭越”大罪,杀头亦是常事。《明律》对世人穿衣的面料、样式、尺寸、颜色,日常的饮食所用的餐具,住宅房屋数量及所涂颜料都有严格规定。

所以,在明朝要想“高消费”,前提要有相应的身份,否则就可能违法犯罪。有次海瑞巡抚苏州,世人皆知其严,为防出错,富户将红色大门涂成黑色,弄得整个苏州城都像办丧事。因此世人置办家具,皆是小心翼翼,不敢在家具上枉加装饰。而在当时,文人为强调自身品味、格调,突出自身社会地位,就在家具的线条、型制上小做文章,也就促成了现代所说的文人家具,说是文人参与了设计,到不如说是文人的无奈之举罢了。

在当时,大部分的精美家具这由皇族和世家大族所有,据《工部厂库须知》记载:“广东布政司每年应解……胭脂木十段、花梨木十段、南枣木十段、紫榆木(紫檀的别名)十段……送御用监交收。”而这些贡木,据晚明太监刘若愚撰写的《酌中志》记载,由御用监内擅长雕刻的佛作负责硬木器物的制作成器。如万历一朝,皇帝朱翊钧在打造器物方面尤其出手阔绰。据《工部厂库须知》记载:万历十二年(1584年),“御前传出红壳面揭帖一本,传造龙凤拔步床、一字床、四柱帐架床、梳背坐床各十张,地平、御踏等俱全……六项计银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六两,工匠银六百七十五两五钱。”如此庞大的开支,皇室对精美家具的需求可想而知。


二.社会生产力的限制

光素的家具制作只需要用基础的锛、锯、刨、凿、斧、锉、墨斗做出每个构件,然后添加简单的线条,凿出榫头,钻出卯眼,就可组装成器,一个工匠足可胜任这项工作。而在家具上进行雕刻,则是另一种制作工艺,这就需要专门的雕刻工具、训练有素的雕刻技艺、雕饰图案的构想,位置、尺寸的确定和不同工种间的合作协调,是需要由多个工匠共同完成。这就需要一个社会集体的大规模协作。在当时,只有皇家才能拥有这样的制作团队。而在民间,工匠之间缺少协作,且大量的雕刻题材为皇室所专用,雕刻技艺为皇室垄断,民间家具雕刻艺术发展缓慢。另外,明时生产力不足,土木堡之变后的连年征战,山东、河南等地的连年灾害,除苏浙二地外,人们生活水平偏低,家具用品体量较小,注重一器多用,坚固实用。同时,简洁的造型也能防止家具的损坏,这虽与审美喜好有所背离,但实为无奈之举。可以说,今人所赞颂的文人家具,在当时只不过是民俗家具,为日常生活所做,上不得台面。

直到明帝国崩溃后,皇室家具和匠人流入民间,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才使得家具上的雕饰渐多。到乾隆年间,明式家具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硬木家具上雕饰应用日益渐多,促成了一大批精美器物的创作。家具上的小拱度下移式罗锅枨和罗锅枨加矮老、卡子花等造型富于装饰性的构件才开始流行,以点缀性的局部雕刻和满雕才开始在民间大量出现。


明式雕饰和清式雕饰的比较

明式雕饰简洁大气,布局合理,讲究一个“雅”字。多以岁寒三友、莲花灵芝、山石流云为题,颇有“明月清泉”、“阳春白雪”之类的文儒高士之意趣。而清式家具雕刻繁琐,选材多以戏曲故事,日常物件为主,较为世俗化,突出的是民间百姓对生活富足的向往或统治者炫耀权力财富的功利要求。二者相较,明式雕饰在表意明志上更胜一筹,更为符合今人的审美意向。

(很多人会惊讶,这明明是清代家具,为何又称为明式家具?记住这香几确实可以归纳为明式,因为他的雕刻风格及纹饰保留了明式纹饰的特征,所以可以称之为“明式家具”,更多资讯红木达人王义)

玉不琢,不成器,红木虽好,但光素的外表终究是难以满足人们对精美家具的色目之欲。时下,很多年轻人对明式家具的理解始终停留在无雕饰全素工才是明式家具、文人家具!甚至衍生出来了“新中式”,死命追求极简风格。其实明代文人在雕饰上绝不会泛用,雕饰是古人当时对美的追求和向往的文化符号,包含美好寓意,并非繁缛。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基础,怎么能理解那些纹饰和雕刻?又岂是一般工匠所能领悟的?特别是这样明式家具中的精品,更具备极高的收藏价值,所以那些带雕刻的明式家具拍卖价格为何屡获新高?那些收藏大家绝对可不傻!所以奉劝一些年轻人,放弃意淫,好好正视一下怎么才是真正有传统文化的明式家具,可不能在传统的路上走歪啊!


(www.ws46.com)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