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节下士什么意思?
袁绍和袁术是兄弟,但两人的关系却在讨伐董卓后破裂。其实袁绍和袁术本都有机会拿下北方政权,但袁术先后败给吕布和曹操,导致元气大伤,最终呕血身亡。很多人觉得袁术人缘没袁绍好,毕竟袁绍手下的名将、名仕远多于袁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次要和大家介绍的成语“折节下士”,就和袁绍、袁术两兄弟有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袁绍传》,时间是在桓帝、灵帝期间,主人公是袁绍。原文如下: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也。高祖父安,为汉司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与交焉。以大将军掾为侍御史,稍迁中军校尉,至司隶。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袁绍,字本初,豫州汝南郡汝阳县人氏。袁绍的高祖名叫袁安,担任过汉朝的司徒。自袁安之后,袁家四代都有人官居三公这样的高位,因此袁家的势力覆盖全国。袁绍长得仪表堂堂,能够屈己下人,结交有见识有能力的人,有识之士大多依附于他。曹操年轻的时候也与袁绍有来往。后来袁绍以大将军属官担任侍御史,不久后晋升为中军校尉,后来又担任了司隶校尉。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文中所提到的“折节下士”,意为屈己下人,结交有见识有能力的人。这也是由《三国志》作者陈寿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说到汉末的割据势力,就不得不提到袁绍和袁术这两兄弟。与袁术相比,袁绍只是庶出,地位低微,袁术这是根正苗红,身为更为高贵。然而,当汉末割据局面初成之时,大家可以发现,袁绍手下的人才数量要远远超过袁术,即便像荀彧早年也曾隶属于袁绍门下,更不用提沮授、许攸、审配、郭图、逢纪、张郃、颜良、文丑这样的一干文武了。而袁术手下的人才却一直是寥寥无几。那么,这种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谈谈袁绍和袁术这哥俩一些早年经历。关于袁绍的早年,《三国志·袁绍传》注引《英雄记》中有一段记载:“绍生而父死,二公爱之。幼使为郎,弱冠除濮阳长,有清名。遭母丧,服竟,又追行父服,凡在冢庐六年。礼毕,隐居洛阳,不妄通宾客。”这段经历是袁绍早年成名的一个关键因素。 汉代推崇“孝道”,而袁绍服丧时间长达六年,是“孝道”的典型事例。由此,袁绍闻名天下。同时,该记载中还提到袁绍在担任濮阳县长时“有清名”,这就足以让天下人仰慕不已。 而此时袁术的表现又是如何呢?《北堂书钞》注引《魏书》中有一段记载:“(袁术)为长水校尉,好奢淫,骑盛车马,以气高人,语曰‘路中捍鬼袁长水。’”这种表现让早年的袁术臭名远扬。 一方是“有清名”,另一方是“好奢淫”,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作风自然会对两人日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在本文介绍的这则成语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袁绍对待士人的一个基本态度,这便是“折节下士”。以袁绍的家族背景和社会影响力,对人能做到这样,自然有很多人会慕名而来。而袁术的“以气高人”无疑就造成手下人才匮乏的局面。一句话,袁绍和袁术虽然是哥俩,但两人的能力和境界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袁绍能成为汉末北方霸主,而袁术则早退出争霸行列的最为重要的原因。 |
- 上一篇
雅量高致什么意思?
蒋干受曹操之命前来劝降周瑜,在演义中的这段故事完全是夸大了周瑜,以蒋干的才智不一定就在周瑜之下。一旦明白周瑜心意只要向曹操如实禀报即可,他并没有义务去帮助曹操打赢这场仗。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遣九江蒋干往见瑜,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邪“曹操听说周瑜虽然年轻但有才气?派九江人蒋干去劝说周瑜。周瑜出门迎接蒋干,长途跋涉而来是为曹操当说客的吧,
- 下一篇
《白蛇传》的原版故事白素贞差点吃了许仙?
从古至今《白蛇传》就一直是百姓们最喜欢听的一个神话故事,更何况白素贞和许仙也是经历万难才在一起,不过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以《白蛇传》为背景改编的影视剧,《白蛇传》与《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和《牛郎织女》并称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最开始的《白蛇传》确是为了警醒世人——尤其是血气方刚的青年男子不要贪色。及其侍女小青在杭州西湖遇到许宣(许仙原型),白蛇真正爱上了许仙。将白蛇与许仙的婚姻演变为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