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闲视之典故出处介绍
诸葛亮北伐期间,他派出马稷镇守街亭,但马稷并没有按照诸葛亮的命令行事,导致最后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稷。马稷这次的确辜负了诸葛亮的期望,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诸葛亮原本是想让马稷积累更多实战经验,但马稷却刚愎自用,擅自更改命令,就算最后街亭没失守,单凭他违抗命令这一点肯定也会被问罪。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等闲视之”就跟此次事件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如何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发生在诸葛亮“一出祁山”期间,主人公为诸葛亮。原文如下: 孔明寻思,恐二人有失,又唤高翔曰:“街亭东北上有一城,名列柳城,乃山僻小路,此可以屯兵扎寨。与汝一万兵,去此城屯扎。但街亭危,可引兵救之。”高翔引兵而去。孔明又思:高翔非张郃对手,必得一员大将,屯兵于街亭之右,方可防之,遂唤魏延引本部兵去街亭之后屯扎。延曰:“某为前部,理合当先破敌,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孔明曰:“前锋破敌,乃偏裨之事耳。今令汝接应街亭,当阳平关冲要道路,总守汉中咽喉:此乃大任也,何为安闲乎?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切宜小心在意!”魏延大喜,引兵而去。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一出祁山”后,骂死王朗、大败曹真,引起曹魏的恐慌。魏明帝曹睿下令将被诸葛亮设计离间的骠骑大将军司马懿官复原职,令其率领二十万人马增援西北。司马懿重掌兵权后,立即奔袭新城,歼灭了企图重回蜀汉的孟达。随后,司马懿来到长安面见曹睿,举荐张郃担任大军先锋,进军西北。 得知司马懿司马懿率部前来增援,诸葛亮不敢大意,以参军马谡为主将、王平为副将,率领精兵二万五千人镇守街亭。同时,诸葛亮又命高翔率兵一万镇守列柳城。此外,诸葛亮又安排魏延镇守阳平关作为后援。魏延非常不解,认为自己才是镇守街亭的合适人选,诸葛亮将自己安排在阳平关并不妥当。也就是这个时候,诸葛亮说出了“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切宜小心在意”这句话,魏延这才欣然从命。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诸葛亮口中的“等闲视之”,意为把这件事看成平常的事,不予重视。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中所描述的诸葛亮兵败街亭,不仅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而且连失败的经过都基本都是按照史料的记载进行描述。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让马谡镇守街亭,最终导致街亭丢失,一出祁山以失败告终。 而在《三国志•马良传》中更是这样记载:“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这也就意味着在战前部署时,已经有不少部下建议诸葛亮任用魏延或吴壹去镇守街亭。这也就是说当时诸葛亮有三个选择:魏延、吴壹和马谡。但诸葛亮最终却选择了毫无实战经验的马谡,这也成了街亭之战失败的关键。 为什么会选择马谡呢?除了诸葛亮一心想提拔这位老乡兼密友之外,坚信马谡能够完全执行自己的部署或许是另外一个原因。不过,令诸葛亮没想到的是,马谡来到街亭之后,并没有依照诸葛亮的部署执行,这才导致了后来的惨败。 |
- 上一篇
安身之地典故出处介绍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看的出来刘备十分信任诸葛亮的能力。但是刘备对于这样一位毫无经验的山间书生,当时刘备非常需要人才来辅佐自己,所以刘备大费周章请诸葛亮对于他来说是完全不亏的,如果诸葛亮真是一位治世之能臣,这个故事发生在诸葛亮火烧博望坡之后。故事的主人公分别为刘备和诸葛亮。却说玄德问孔明求拒曹兵之计。曹操就派夏侯惇、李典、于禁等人率兵进攻新野。关羽、张飞对诸葛亮的能力心存疑惑”
- 下一篇
尸横遍野典故出处介绍
实际上袁术后期的所作所为同董卓无异,刘备当年就是借用堵截袁术这个理由,不过袁术也没想到刘备部队的战力竟然如此强大,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纪灵和袁术。玄德知袁术将至,袁术骂曰。刘备借口截击袁术,袁术领兵前来。五万人马在刘备兄弟的猛攻下损失惨重。袁术又遭到嵩山雷薄和陈兰的洗劫。袁术吐血而亡,是袁术遭遇刘备攻击后的惨状,袁术究竟是怎么死呢。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其实就是刘备兄弟的拦截和痛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