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在没有AI绘画的古代,人们如何追求审美?苏轼用两首诗给出了答案

民俗文化佚名2023-02-06

总有那么一些诗歌,在读到它的那一刻,会让人有一种一眼万年的感觉,还来不及深究字里行间的含义,一幅满纸流淌着水彩与翰墨的绘画便已在脑海中闪现了出来。这些美丽的诗歌,或许就是中国式审美的内涵吧。

倘若将这美丽的诗句用AI绘画的科技形式标出来,那每一帧都几乎都是一张美轮美奂的国风系列壁纸,而它的底色则是诗歌中蕴含的中国文化所特有的美。

徜徉在诗词的百花园中,这样美如画境的诗句可以随手采撷。你看,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温如“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宋祁的“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诗情画意是中国式审美,诗与画的完美结合创造了一个诗情与画意相映成趣的绮丽空间,令人极度舒适,诗格、画格、人格在跨时空对话中完美融合。

那么,在没有AI绘画技术的古代,人们是如何将诗与画有机融合在一起的呢?其实聪明的个人早就在这两者中找到了平衡点。在我国的文化艺术长廊中,诗与画是关系最为密切。当诗在某一个瞬间与画不期而遇,并确认过眼神后,两者便默契地配合起来,携手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诗配画。

诗配画

诗配画,是我国艺术长廊中令人惊艳的、让人叹为观止的奇葩,简单来说,就是在画作完成后,由本人或者其他鉴赏者鉴赏结合画中的意境题写诗歌。题画诗把无声的画和有声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使画意与诗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可以说,诗配画成为了诗画一体与诗画同源的完美注脚。

也就是说,诗歌发挥其语言艺术的功能,描绘出绘画的主旨;而绘画发挥其视觉审美特征,表现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味,这样一来,诗与画形成完美的互补,两者相得益彰,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式审美的艺术效果。

诗配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唐代是诗配画的萌芽期,不光因为唐诗的繁荣,也因为绘画技法在唐代取得突破性进展。如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就是诗配画的典范,诗中名句“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就是赞颂唐代山水画家王宰的臻善臻美的绘画技法的。

到了宋代,随着绘画技法的提升,绘画作品的艺术性也更上一层楼。宋代文人画兴起,让这种独具特色的艺术绽放出迷人的风采。

如苏轼、黄庭坚、晁补之等人,既以文学传世,又以绘画见长,文艺范十足。这些天赋一流的诗人们将诗和画演绎出全新的艺术效果,由于他们的贡献,诗配画在宋代取得了斐然的成就。

一说起宋代的诗配画,惠崇这个名字注定会成为文艺界的标尺,惠崇本身就是当时顶流的画家,许多文化圈的名人都给他的画写过诗。脍炙人口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就出自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最初就是苏轼题写在惠崇画作上的。

黄庭坚就曾在惠崇的画作上写过题画诗。黄庭坚很欣赏惠崇的画作,有一次他看到惠崇的一幅画着梅花和鸳鸯的扇面后,就在上面写下了《题惠崇画扇》一诗:惠崇笔下开生面,万里晴波向落晖。梅影横斜人不见,鸳鸯相对浴红衣。

连王安石也很喜欢惠崇的画,有一次他在观摩了惠崇的画作后,写下了诗句: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出吾最许。旱云六月涨林莽,移我翛然堕洲渚。

惠崇是当时绘画界的天花板,他的画作也很受当时收藏家的青睐,每当有新的作品问世时,人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想在第一时间目睹画作的风采,其中也有很多是慕名前来的收藏家,他们以收藏惠崇的画作为荣。

苏轼的诗,惠崇的画

前文提到的《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题写在惠崇的《春江晚景图》画作上的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原诗共有两首,如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因为惠崇的这两幅画作没有流传下来,但是苏轼的题画诗却流传了下来,而且成为传诵千年、脍炙人口的名诗。所以只有把画作的作者惠崇和题诗的作者苏轼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才能走进诗歌,走进画作,这样就能以“知人论诗”的方法去鉴赏诗歌,并鉴赏画作了。那么惠崇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根据现有资料可知:惠崇,福建建阳人,宋初著名画家、僧人,惠崇就是他的法号。惠崇善于用工笔细描鹅、大雁、鹭鸶等鸟类,尤其善于描绘水中的小块陆地或者小沙洲,具有潇疏旷远的特点。

宋代著名画家郭若虚著有《图画见闻志》一书,这是一本记录绘画理论和绘画历史的专著。在书中,郭若虚对惠崇隆重介绍:“建阳僧慧崇,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汀远渚,潇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也。”

由于年代久远以及画作的不易保存,惠崇的画作流传下来的很少,今存只有三幅,分别是《沙汀烟树图》《溪山春晓图》《秋浦双鸳图》。

《沙汀烟树图》为绢本设色,现藏辽宁省博物馆。画中水流缓缓,斜分两岸,沙洲横卧,近岸处有水草浮萍,两岸植株茂密,画面墨色淡雅,旷远飘渺。

《溪山春晓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画山色湖光交相辉映,画境空灵渺远,整个画卷以崇山峻岭为背景起伏相接,画面呈现的是江南山水,山上树木葱郁,岸边杨柳依依,河中间舟船飞禽,宁静致远。

《秋浦双鸳图》尺寸大小与《沙汀烟树图》相近,描绘的景物是岸边荷叶与芦苇,远处的洲渚之上,一对鸳鸯水鸟停息在岸边,一只转颈梳理着自己的羽毛,一只定睛看着前方。两只鸳鸯惟妙惟肖。素雅的设色也使秋意更浓。

令人遗憾的是,惠崇的名画《春江晚景图》遗失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没有流传下来,我们也无法一睹画中景致,但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惠崇的《春江晚景图》是一幅绝好的画作。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可以从这三点上得出这个结论:一来根据宋代画论和笔记中对惠崇的评价和介绍;二来可以对比参照惠崇今存的三幅绘画作品;第三就是苏轼留下的诗作《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我们从苏轼的两首诗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明确的信息,惠崇的原画《春江晚景》一共有两幅,一幅是春江鸭戏图,另一幅是春江飞雁图。

那么,又有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苏轼给惠崇的绘画题诗,那么他是否懂得鉴赏绘画,或者说他是否具备鉴赏绘画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答案是肯定的。

苏轼,北宋代杰出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他在诗、词、散文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苏轼不光懂得绘画的鉴赏,而且他本人就是一位出色的绘画大师,他还提出了许多绘画方面的理论。

苏轼认为绘画作品不但要求“形似”,而且要求“神似”,这就是他说过的名句“似花还似非花”。苏轼与朋友探讨绘画时,提出了“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著名鉴赏原则;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就提出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绘画创作理论;在《书蒲永升画后》中,苏轼提出画水的重要技法,还区分了“死水”与“活水”的具体技法。

再如,苏轼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中,还记述了他跟随画家文与可学习画竹的事情,并与文与可讨论过画竹的技法。

在今存的苏轼的绘画作品中,除《枯木怪石图》外,还有一幅就是画竹的,名为《潇湘竹石图》。

《潇湘竹石图》中的远山烟水、风雨瘦竹,近水与云天,石头与远山,筱竹与烟树产生了强烈的对比,画作展现的正是湖南省零陵县潇、湘两条江河交汇处遥接洞庭湖的苍茫景象。由此可见,苏轼不仅具备一流的专业理论素养,而且对具体绘画流程也是驾轻就熟的。

苏轼诗文出色,绘画一流,自称“苏子作诗如见画”,加之对绘画有着很高的鉴赏能力,所以当他看到惠崇的《春江晚景图》后,欣赏之余,写下了这两首诗。

苏轼对惠崇画作中的自然景色的神态描写非常生动,而且富有情趣。尤其是第一首题写在春江鸭戏图上的诗作,以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成功地描绘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全诗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

画以诗传,诗如见画。尤其是苏轼的题画诗《惠崇春江晓景》中的第一首,还被选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科书,也可以说是一首广为人知、家喻户晓的诗歌。

苏轼以诗配画,两者相得益彰

先来看苏轼的以一首诗配画,开篇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是对惠崇画作远处静景的描写,诗人将目光停留在隔着画面中,仔细欣赏了起来,只见疏落的翠竹外,是几枝摇曳着身姿的桃花。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

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其次表明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第二句是诗人对近处的动态的景物的渲染:春江水面,一群活泼的鸭子在水中自由浮荡,扑腾嬉戏。竹桃与水鸭,静动结合,相映成趣;岸上的竹林与江中绿水,远近分明,色调相近,图画极富感染力。

第二句的诗情与画意最为融洽,苏轼通过鉴赏画作时产生的联想,以鸭的感受写出了人的感受。江中有群鸭戏水,就使人感到春天已经暖和了。

接下来的“萎篙满地芦芽短”一句,是对画境的继续描摹,是眼前最近处的景物。萎篙,即白篙,一种野草,可以入药,也叫茵陈。芦芽,是芦苇的嫩芽,有的地方也叫芦笋。在长江下游,鲜嫩的萎篙和芦芽都是春季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也是河豚的主要食料。

诗意行文至此,也为河豚的出现做好了铺垫。以上三句,是诗人对春江晚景的具体描绘,逼真地再现画面内容。

河豚是一种海鱼,肉味鲜美,但是肝脏、生殖腺及血液含有毒素,经专业人员处理才可当作食材。南宋著名诗人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记载:“浙人食河豚于上元前,常州江期最先得,方出时,一尾至直千钱,然不多得。”从这段记载中就可以看出,宋代就已经有食河豚的饮食习惯,而且还掌握了烹饪河豚的技巧。

惠崇的画作中虽然没有描绘河豚的动向,但苏轼却从芦苇抽出嫩芽的春日气息中感知到河豚快要来了,从而生动地再现了海豚在春江水发时逆流而上的景象。

苏轼就是通过这样的笔墨,把无声的、静止的画面,转化为有声的、活动的诗境。在苏轼眼里,这幅画已经不再是画框之内平面的、静止的纸上图景,而是以内在的深邃体会和精微的细腻观察给人以生态感。

我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苏轼用桃花、蒌蒿、芦芽、河豚这几个具有鲜明春日特征的景物,巧妙地透露出这是一个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季节,因而更能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遐想与追求。诗人的艺术联想拓宽了绘画所表现的视觉之外的天地,使诗情、画意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在苏轼的这首诗里,诗人把诗意与画意融 为一体,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诗中紧紧扣住春江晚景这个中心,从最足以显示画意特征的景物着笔,用春天特有的自然景物形象地表明冬天已经结束,一个生机盎然的暖春已经来到。

我们虽然没有见过惠崇画的《春江晚景》画卷,但读到苏轼这首诗,眼前就仿佛出现一幅活生生的图画:春水初生、绿竹猗猗、桃花绽放、群鸭戏水,一派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象。诗情画意显得是那样生动活泼,那样多姿多彩,那样相映成趣。

苏轼第二首诗的知名度显然比第一首要少一些,但诗作的创作水平也是很高的。开篇两句是对惠崇原画的具体描绘:大雁北飞,有几只雁不舍这春天美景,差点脱离了队伍。此外,诗人还运用拟人的手法,将依依不舍的几只归雁比作了北归人,使画中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结尾两句也是拟人化手法的运用,诗人给北去大雁赋予了人的情感。大雁恋恋不舍是因为南方比北方温暖,所以诗人就写下了大雁认为北方很冷,而且远远地就知道了沙漠风多雪多;这还不止,最后一句进一步写出大雁希望在江南多呆几日的心理。

这种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惠崇的绘画由静态图转变成了动态图,使大雁北飞的情景充满着人的情感,是颇有新意的。苏轼是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人,当心中有爱时,眼中才能发现美好生活的细微妙处。苏轼的诗句如同摄影家手中的高清摄像机一样,在大雁掠过天空的一瞬间就将画面抓拍了下来。

小话诗词

惠崇的《春江晚景》虽然没有流传下来,但是却留下了苏轼的两首题画诗,在苏轼对惠崇画作的传神描写中,让我们可以想到惠崇画作所呈现出来的景物,这一点就很重要了。

好的诗配画,既要扣合绘画主题,又不能拘于画面内容,既要能再现画境,同时又能跳出画外,别开生面,离开绘画而不失其独立的艺术生命。很显然,苏轼的诗配画做到了这一点,既表达出了画中的意境,又传达出了画中的情境,使诗情与画意完美地结合了起来。

可以这样说,惠崇的画和苏轼的题画诗两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苏轼的诗歌完美再现了画作的意境,读来让人身临其境。苏轼的这两首诗也将“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完美地诠释了中国式审美的内涵。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