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文当中为何常有“通假字”?原来都是封建迷信在作祟
在我们初中高中学习古代文言文的时候,相信每个同学都被通假字所支配过。说的直白一点,通假字其实就是古代人在写文章时所出现的错别字。但是给人为何要故意去写错别字呢?为何将错别字称之为通假字呢?这其中有着什么含义?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解释解释吧。 喜欢旅游的朋友会经常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好多名胜古迹的牌匾或碑文居然都有错别字。这些字不是缺一笔就是多一笔。 面对这些所谓的错别字,人们常以迷信解释。今天我们就抛开迷信,来为大家解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西安碑林的匾额出自于清朝名臣林则徐之手。他当时因为**战争的决策失误,被道光皇帝下令革职并发往伊犁。在途经西安时,林则徐写下了今天很多人都倒背如流的2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但在写诗之前,林则徐认真写下了“碑林”二字。其中的碑却似乎少了一笔。这被不少人觉得这是在低调的发泄心中不满。碑字头上少了一撇,寓意着自己因各种原因而丢了乌纱帽。 但其实,碑右半边的“卑”,其小篆写法本就是上方为“甲”。至于加一撇的常态,都是后来演变的结果。古代书法家在写作时,却往往喜欢写最原始的字体,以其文化底蕴进行顺其自然的装逼。 与西安碑林同理,位于杭州的“花港观鱼碑”出自康熙皇帝御笔。但鱼字底下却是三点。有人认为是因为康熙信佛,有好生之德,所以避免在写鱼字时用四点。由于四点经常被用来代表“火”,多少有点烤鱼的意味在里面。于是有意少写了一点,弄成带“水”含义的三点。 这种理解的失误之处,在于鱼字中的四点与通常意味火的热、烹、燃等字都不同。从文字演变角度来说,它最初的造型类似一条鱼的尾巴。从小篆变成隶书后,才开始写作四点底。但在一些汉朝文献中,也有写成两点或三点的情况。到了草书,甚至可以直接写成现代简体式的一横。 所以,康熙皇帝写的三点底的鱼并不是错别字,也不是迷信说法中所谓的故意少写一点。 至于放在在扬州大明寺平山堂正堂的“风流宛在匾”,出自光绪初年的两江总督刘坤一之手。据说是他为追念曾在扬州主政的欧阳修,特书此匾。意思是欧阳修在扬州时是风流太守,在风情万种、色艺双绝的扬州美女石榴裙下曾弄出了不少韵事。 但刘坤一把“风流宛在”中的流字少写一点,在字又多了一点。有人将其解读为作者希望自己少点风流,多点实在。虽然不免有些冠冕堂皇,但对于文人士大夫而言也是种祖传情怀。 流字最早见于金文。后来的隶书个楷书文字中,加点和不加点的写法都有存在。王羲之流特别喜欢不加点的写法,《兰亭集序》中的两个流字都未加点。后代名帖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中,五个流字就都未加点。 另外,加点的在字也常见于古代碑贴。所以“风流宛在”的写法其实只是书法家的常规操作,绝非错别字,亦非特别寓意。 很多所谓古人书法中的错别字,可能都是看客对作者用意误解。这些情况只是因为民间手写的跟字书写法不合。大部分书写者又为了显示自己古文字功底深厚,故意采用已经被淘汰的古体写法,也算得上是东亚文化中的一大特色。至于各种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也进一步证明字体被淘汰后的“生命力”是多么乏善可陈。 |
- 上一篇
咬牙切齿典故出处介绍
就是多亏周瑜和黄盖上演的苦肉计成功骗过了曹操。周瑜和黄盖并没有把他们之间的计谋透露给第三个人,但甘宁却洞察出了其中的真相,将计就计骗过了蔡中和蔡和。发生在阚泽前往曹营送诈降信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阚泽、黄盖、甘宁和蔡中蔡和兄弟,将军昨为救黄公覆:蔡和、蔡中见宁、泽皆有反意,莫非欲背吴投曹耶?甘宁拔剑而起曰”蔡和曰?吾已为黄公覆献书丞相!阚泽又主动前往曹营从诈降信?
- 下一篇
《陈情表》的寓意仅仅只是李密为了尽孝吗?
加之对《陈情表》的当事人李密和晋武帝司马炎的了解更加深入,晋王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给自己,如何对待蜀国归降的君臣是摆在司马炎面前一个棘手的课题,将天下一统的晋朝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受人待见的朝代,司马懿采取血腥屠杀曹爽满门的方式攫取了曹魏的大权,司马昭、司马炎父子两个又从曹魏的幼主手里篡国,由于嵇康对于司马氏的宣召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恰巧当时与嵇康有仇怨的钟会借机进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