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身不由己典故出处介绍

民俗文化佚名2022-12-21

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不过实际上关羽生擒于禁和庞德以后,只有庞德一心求死,而于禁则是求关二爷能饶他一命,按理说关羽也是一位爽快的人,不过于禁庞德作为曹魏大将,关羽是没理由放走他们的,而且当时还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其实曹操身边的将领,叛逃过的也不少,但像庞德这么血性的将领似乎更像是从蜀汉出来的一样。这次讲述的成语“身不由己”就跟此次事件有关,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发生在关羽“水淹七军”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关羽、于禁和庞德。原文如下:

关公回到高阜去处,升帐而坐。群刀手押过于禁来。禁拜伏于地,乞哀**。关公曰:“汝怎敢抗吾?”禁曰:“上命差遣,身不由己。望君侯怜悯,誓以死报。”公绰髯笑曰:“吾杀汝,犹杀狗彘耳,空污刀斧!”令人缚送荆州大牢内监候:“待吾回,别作区处。”发落去讫。
(www.ws46.com)

关公又令押过庞德。德睁眉怒目,立而不跪,关公曰:“汝兄现在汉中;汝故主马超,亦在蜀中为大将。汝如何不早降?”德大怒曰:“吾宁死于刀下,岂降汝耶!”骂不绝口。公大怒,喝令刀斧手推出斩之。德引颈受刑。关公怜而葬之。于是乘水势未退,复上战船,引大小将校来攻樊城。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关羽围攻襄阳和樊城,曹操连忙派遣于禁和庞德率领七军前来增援。之后关羽巧妙利用天降大雨的有利时机,向于禁所部发动突然袭击。而此时的曹魏七军被大雨所困,毫无战力,很快被关羽全歼,主将于禁及先锋庞德被俘。于禁向关羽求饶,庞德骂声不绝,慷慨赴死。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于禁向关羽求饶时所说的“身不由己”,意为身体不能由自己做主,形容行为不能由自己支配。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元代杂戏曲《陈巡检梅岭失妻》中的“瓜期信通,为着功名,奔走西东。见说出路自觉心慵,身不由己,意冲冲。”

关羽水淹七军及于禁和庞德被俘,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三国志·于禁传》载:“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于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

为何于禁会向关羽求饶而庞德却一心求死呢?其实这与于禁和庞德在曹营中地位有着很大的关系。于禁跟曹操的关系非同一般,一起出生入死三十年。加上汉末三国时期武臣武将投降的例子数不胜数,事后也并没有被旧主追究。于禁很可能认为即使他投降了,曹操念及旧情,也不会加害自己的家小。同时,关羽也曾经投降过曹操。于禁或许又认为关羽会顾念旧情,不但不会杀死自己,说不定还会将自己交换给曹操。

那么,庞德为何不像于禁那样求饶而要一心求死呢?《三国志·庞德传》载,就在庞德迎战关羽的前夕,曹营中有不少将领认为庞德的哥哥在刘备手下效力,而庞德自己的故主马超也身在刘备集团,怀疑庞德很可能会阵前投敌。庞德得知此事后,不得不当中表态:“我受国恩,义在效死。我欲身自击羽。今年我不杀羽,羽当杀我。”这番表态也就意味着庞德也就没了退路,一旦投降,岂不是被天下人耻笑。故此,庞德也只能义无反顾了。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