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古时候的竹简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民俗文化佚名2022-12-21

在没有纸的年代,竹简是一种人们最常见的书写工具,然而它的缺点也是可想而知的,很重,一卷竹简的重量必定是重于一本纸书的,但是书写内容却远远不及,如果是读书人家要搬家,十车货物里面估计七八辆都得是竹简。但是,虽然很不方便,现代却有一些书本的装帧设计使用了这种很古老的方法,目的一个自然是引人注意,另一个也是想要传承下去吧。今天就一起来看一看,竹简到底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竹简也根据不同的形式有不同的称呼,每片竹简写字一行,将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按照先后顺序编联起来的,称为“简牍”,用于书写文字的木片称为“木牍”,多数情况下用于书写短文。

在造纸术发明之前,竹简是使用时间最长的书籍形式,虽然现在看起来非常不便,但也是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找到的比较好的载体了。没有它,古时候那些记录著名的思想文化的书籍便没有办法流传下来。

制作竹简,首先自然是要挑选合适的材料,即竹子,然后用适当的工具,将竹子裁成筒状的竹段。由于竹子本身还有很大的水分和糖分,因此必须要经过处理将这些去掉,否则放置一段时间就会产生腐蚀或被虫蛀的情况。

现代的办法是将竹片先用加了防虫草药的水烫煮,然后放到特殊的烘房里烘干,时间大概在一周左右,并且昼夜不歇,古人则没有“煮”这个环节。这个过程就是我们现在听的很多的“杀青”。

之后,古人就可以书写了,书写好了就是钻上小孔用于穿绳子,将它们编在一起,成为一卷完整的竹简,或称为简牍。

社会当然是不断发展的,有了纸的时候,竹简便不再流行,因为两相比较,当然是纸更为轻便,而在现代,有了电子书,纸质书的存在也越来越受到冲击,或许将来,纸质书也不复存在,但是这仅仅是一种趋势,究竟会如何,且看来日吧。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