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苏轼游庐山写下四首诗,其中一首信手涂鸦,却富含启迪人心的哲理

民俗文化佚名2023-02-27

引言

公元1084年4月24日,苏轼在畅游庐山时随口吟咏了很多首赞咏庐山风光的诗歌,但有一首是他在在庐山西林寺墙壁上信手涂鸦(题写在庐山西林寺在墙壁上草书了一首诗)的。

没想到,这首涂鸦之作成为描写庐山诗歌的天花板,近千年之后,这首诗依然焕发着生命力和哲理光芒。

正文

庐山,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矗立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庐山风景秀丽,冈峦环列,山峰连绵,云雾翻卷,烟雨蒙蒙,自古以来就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称。

庐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文化内涵深厚,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打卡的旅游胜地,公元前126年,司马迁在远离中原的庐山上进行着他人生的探索,站在山巅眺望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疏浚、治理过的九江。多年以后,司马迁为这次经历写下了十个字:“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庐山”名称开始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并且被永久载入史册,沿用至今。

自司马迁南登庐山,历代文人墨客要么是追随太史公的足迹登临庐山,要么是慕庐山之名,而畅游山水、吟咏诗篇。文人墨客的足迹从未在去庐山的路上中断过,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熹、康有为、胡适、郭沫若等一代又一代的文坛巨匠,登临庐山,赋咏华章,留下4000余首赞咏庐山的诗词歌赋,为庐山厚重的人文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庐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的白鹿洞书院,曾是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与嵩阳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并称,白鹿洞书院也是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讲学授课的地方,他在此开创了中国讲授式教学的先河。

人文景观完全融汇在美不胜收的庐山自然美景之中。庐山的美景也给无数文人墨客带来灵感,当他们登临庐山,莫不为庐山奇幻瑰丽山色倾倒。瑰丽的庐山也会激发起诗人们无限的想象力,瑰丽的庐山也是诗人们展露才华、挥洒才情的一个天然平台。

唐代诗人钱起就感叹道:“咫尺愁风雨 ,匡庐不可登。只疑云雾里,犹有六朝僧。”在众多诗人眼里,最使人感觉奇幻骇异的是庐山的风云雾霭,以为是它造就了此山的神奇莫测。

然而北宋一位文学家,却一反常人只停留在描摹庐山形貌的层面,他写出了一首有着全新意境的赞咏庐山诗歌,这就是脍炙人口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原来,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苏轼由黄州调任汝州,赴任途中,他顺便去江西高安看望了阔别已久的弟弟苏辙。

去高安时,正好经过庐山,这座有着悠久人文印记的名山,一下子勾起了诗人的旅游兴致。于是他便登山庐山游览,匡庐七峰的奇险壮丽与变幻莫测引发了苏轼的诗情,他将才情汇聚笔端,为这座名山共写下多首赞咏的诗歌。

其中《题西林壁》,是他与西林寺长老同游庐山西林寺时写下的,西林寺又称乾明寺,位于庐山七岭之西,可以说,这首诗是苏轼赞咏庐山的众多诗篇中最为出彩的一首。虽然说这是一首涂鸦之作,却富含哲理,读来启迪人心。

苏轼一反歌咏山水的固定套路——简单摄取一个侧面或几个镜头,再去具体地描述庐山富有特征的景象,而是以大开大合的手笔,概括地抒写游览庐山的初体验和初印象。

苏轼写完这首诗后,就曾得意地说:“仆庐诗尽于此矣!”可知这是他游遍庐山之后带有对庐山全貌的总结性的题咏。其实,早在写这首《题西林壁》的十几天前,当苏轼刚来到庐山游赏时,便写下了三首赞咏庐山的诗歌。

元丰七年四月二十四日一清早,天气晴朗,苏轼一行即由庐山南正面登山,晨光映射下的庐山,云蒸霞蔚,奇峰异石宛如披上了绚丽的外衣。幽静翠绿的山间小道也沐浴着晨光,凉爽的山风划过树梢,清晨的阳光从绿叶交错的缝隙洒落,在长满青苔的石板路上留下一个个斑驳的光点。

周围一片静谧,偶尔传来一两声鸟鸣,更显出山中的幽静,蜿蜒的涧水随山势曲折,潺潺的水声随处可闻。山中的景色奇幻而富于变化:时而是苍翠深谷,时而是峭壁陡崖,时而是缓坡绿地。苏轼移形换步,景随形换,不可胜记,令人应接不暇,叹为观止。

如此胜境,确实是造物主的名篇杰作,绝非人类的语言所能描述。因此,初入庐山之前,苏轼便与朋友约定:此次登临庐山,纯属游赏,放松心情,不作诗。奇怪的是,不知何时,苏轼到来的消息早已传遍庐山上下,所到之处,山中僧侣纷纷奔走相告,都跑来一睹位文章华盖的大才子。

此情此景,令苏轼既高兴又诧异,不由得将不写诗的念头抛之脑后,一首既有叙事又有抒情的小诗不觉从苏轼的口中吟咏而出: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由诗中可见,苏轼在游览庐山时,随身只带着很少的路费,他脚穿芒鞋,手拄竹杖。此次的庐山之游对苏轼来说,并不是一次做足了充分准备的、带着闲情逸致的旅游,所以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苏轼显得有些仓促、有些拮据、也有些准备不足。

他是带着“相逢不如偶遇”的心理,甚至一个匆匆过客的身份去游览景色的。加之苏轼此次途经庐山的时机,也是自己的人生与事业处于低谷的时期。所以从第一首诗中可以看出,苏轼的心中还隐约带着归隐山林的想法。

苏轼刚刚吟咏出一首诗,忽然想起跟朋友的约定,不免自嘲一番。或许是庐山的绮丽风光激发了苏轼的诗情与诗心吧,既然在庐山的第一首诗已经脱口而出,对于以诗文著称于世的苏轼来说,第二首诗也已经成竹于胸,于是,苏轼又脱口吟咏道: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这首诗可以称得上是苏轼当时心态的真实写照,展示了他异常矛盾的内心世界。诗人写初入庐山的体验,庐山在苏轼心中就像是一位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一样;在诗人面前,庐山是素不相识的景色、一副傲慢无礼、没有一点亲和力的样子。

苏轼认为,青山不认识他,而且自傲地不与他亲近,于是只得无奈地表示:若想看到庐山的真面目,就只能等到他年了,今年是不行了。

第二首诗将苏轼向往超脱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庐山既是道家名山,又是儒道两家修行悟道的场所,而苏轼又恰好有归隐的想法,因此,才会有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或许在苏轼眼中,这就是一种相逢不如偶遇的缘分吧。正是这种缘分的安排,才让苏轼期盼着,在他人生与事业处于低谷期的落寞心情能在这青山深处寻得一丝慰藉

走在曲径通幽处,欣赏着庐山绮丽多变的景色,苏轼心中的惊叹与喜悦之情在一分一分地增加积蓄。多少年的向往,多少次的神游,苏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来梦中的庐山竟已如此真实地出现在他的眼前,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写下了第三首诗: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

在这样纠结的庐山之旅中,苏轼是彷徨与无奈的,虽然他早已萌生归隐之意,意欲摆脱仕途的牵绊,更重要的是他看出了人生的在某个阶段的桎梏,所以他想超越人生。

归隐与否并不是苏轼的烦恼,超越人生、摆脱人生的束缚与桎梏才是苏轼孜孜以求的境界。因此,苏轼以大格局观、大视野观来对待人生世事,他把庐山看作观照人生的一面镜子,试图通过认识庐山来感悟人生,并通过感悟人生来超越自我。

这种想法一经产生,苏轼便更改了初入庐山时的计划,他将在庐山停留的旅行表的日期延长了。所以,他不辞辛劳“往来山南北十余日”,终于写下这篇歌咏庐山的精品佳作。

庐山三面环水,西临陆地,深壑高岩,千姿百态,壮观无比。不管是横看、远看、高看,还是侧看、近看、低看,都可欣赏到庐山美景。

因此苏轼提笔赞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大意是说:横向看过去,庐山是层层叠叠的山岭;从侧面端详,庐山又是由一座座相连的奇峰组成的。

因为游人所处位置、观景角度的不同,景色的形象、气势、风貌迥然各异,所以庐山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也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观景感受。

从这两句不难看出,因为角度不同,游人有时看到的是庐山连绵起伏的山岭,有时看到的是庐山高耸入云端的山峰。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移形换步时映入眼帘的一幅幅动态和静态的画面——千姿万态、绮丽无比的庐山风景。

多年以后,面对钱塘江大潮,苏轼将会想起他“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那个游赏庐山的遥远的午后。多年以后,面对钱塘江大潮,苏轼将会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有更深刻的认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是诗人通过观察、认识庐山的景色和全貌之后,畅谈他对庐山之行的感悟和体会。而且从诗意来说,这两句与前两句一脉相承,使全诗整体意境浑然天成,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诗人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一山一水。对于整座庐山而言,这都是局部的认知,必然带有片面性,会陷入以偏概全的逻辑误区。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驰骋想象、品味人生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之后才产生的这种理性认识。欣赏风景是如此,观察人生世事、品鉴百味人生也是这个道理。

作为对创作有着深刻见解的苏轼来说,他的创作秉承“耳目之所接,杂然有触于中”的创作理论,这个理论也是苏轼提出的,大意是说:一个作者最终创作出来的作品,看似是耳目所及的事物的表象,实际上由此表象触发的内心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首小诗的最大特点,不仅在于它能够推陈出新,而且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并给人带来启迪。

在《题西林壁》中,苏轼已经不是普通的观景者了,他很自觉地将自己摆在了一个探索自然、考量哲学问题的思考者的层面。

面对庐山的云遮雾罩、烟雨迷蒙,苏轼并未只沉浸于对美景的赏玩感叹,而是清醒地观察、理智地思索,透过庐山迷雾的表象看透它真实的本质。

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思索并得出结论:从不同地点、角度看到的庐山万千异态只是庐山局部景致,而并非其本来的、完全的面貌。

因为游人不管从何处、以何种角度欣赏庐山,都身在山间,只在其间流连,未能超然庐山之外一览全貌。诗人通过对庐山仪态万方的总括,向世人揭示自己悟到的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

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格局与认知,摆脱主观成见。对世间万物也应像对庐山,必得经过全面地观察分析,才能得出结论,切忌片面性,谨防以偏概全,更不可被事物局部现象迷惑,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www.ws46.com)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这种言简意明、深入浅出,正是苏轼诗歌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追求的是以一种质朴无华、流畅洗练的语言,表现出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写出过的意境。

而这意境又不是寻常的意境,它不时闪烁熠熠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鲜明的感性与光辉的理*交织一起,成为一首言浅意深、富含哲理、百读不厌的好诗。

小话诗词

苏轼的这首诗道出了一个平凡的哲理,包括了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分析与综合等耐人寻思的哲理概念。苏轼慨叹身在山中反而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之时,其实是领略了庐山真面目之后的感悟和认识

由于这种感悟和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庐山奇秀的形象给人带来的美的享受之外,又含有深刻的、启迪人心的哲理。

这首富含哲理的诗作,读来含蓄蕴藉,使人百读不厌,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诗作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而且成为传唱不衰的诗篇,能产生这样的效应,就证明了这首诗的强大生命力。

可惜,此时的苏轼囿于时代格局、自身认知、人生枷锁等主客两观的因素,他还没有将此上升到生命观上来,这一切,只有在他见到钱塘江大潮后,写出了“庐山烟雨浙江潮”时,才有了质的飞跃。当然,这也是后话了。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