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中国历史朝代,为什么有的人说是朱元璋恢复了华夏?
元朝可没有完全汉化。我国历史是春秋战国——秦汉——唐宋——元——明——清。而印度历史,如果用中国朝代来做比较,是秦,汉、唐、宋、元、清。发现了没有,和我国历史有什么区别?对,他们没有明朝,没有朱元璋。 这造成了什么结果?也就是说,从13世纪到20世纪整整700年的时间,印度主体民族,没有当家作主建立过自己的王朝,这样的状态会有两个结果会很容易把印度史导向一个被殖民状态,既然你主体民族一直是被外族入侵和被外族统治,近千年,更何况不同于元清,元清主体民族活动范围一直在中国内部,是内族,而印度的入侵民族大多来自于中亚,是外族,所以有些历史学家说印度人历史是殖民历史。一直想不明白印度千万甚至上亿的主体民族,都没有敢站出来豁出性命去反抗;而中国时元末,刘福通韩山童们敢于喊出“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而从13世纪起印度的王朝更替,就再没有来自于民间反抗,而都是外族入侵,没有人站出来大声疾呼,奔走相告,呼吁大家站起来保护家园,维持文明与秩序,反而是让中亚来的伊斯兰文化逐渐发展开来,民族的软弱性如此传承,印度的故事也没人再讲,逐渐模糊,印度历史上的伟大英雄们的故事,可能还不如德里苏丹时期某个部落的一个突厥酋长,那么当英国人到来时,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 我从不否认印度历史的悠远和印度文化的独特魅力,他们的历史可以追到三皇五帝,他们的文明传遍了东南亚,甚至欧洲和我国也有影响。也不否认印度今天的发展潜力,但是他们的软弱和妥协让人有一丝不齿。还有一点不容忽视,该国内部离心倾向。印度国内生活着很多民族和我们中华一样,但不一样的是他们每个民族地区都有自己的日常用语。据统计,印度国内有1652种语言,如果展开一张10卢比纸币,可以看到15种语言等等;因为这些原因,所以他们国内很难凝聚起来。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因为他们主体民族没有出现一个像朱元璋这样的人物。所以回到主题,朱元璋带给了我们什么,没有朱元璋,我国占人口多数的民族,在元清之际,就没有任何故事,当然了一个国家占多数的民族,并不是说就必须当家作主,而是说,如果占民族的多数的主体从来没有建立成一个自己国家,这个民族看不到希望的。 那么明朝或者是朱元璋有哪些贡献?明王朝朱元璋对汉民族融合贡献更为巨大。只有明王朝,南人汉人才出现万众一心的景象,南人汉人才重新融合成一个整体。在明以前别说少数民族对汉民族没有认同感,就连北方汉人和南人都有隔阂,是明王朝276年治理,才让南北的汉民族有了凝聚力有了认同感,不仅是汉民族,西南的少数民族包括国外东南亚汉化最严重时期也是明朝,没有明王朝,中国面临的可能是汉民族分离的情况,有了朱元璋,中国延续五千年的文化和历史在明朝续上了,让很多事变得顺理成章,因为明的存在,让元清也都被串在了中华历史的主体上,正是有了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清朝才会以继承明朝,所谓“清承明制”就是这样来的。清朝皇帝打着旗号是继承中华帝王宣传中华文明为己任,而不是以继承蒙古大汗的大业而荣光,这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情感。 摘自: www.ws46.com |
- 上一篇
汉武帝和乾隆谁的贡献大,他俩谁厉害?
汉武帝时代北击匈奴,汉武帝形势和乾隆年间不一样。汉初刘邦时期朝廷直接控制的只有十三个郡,先后收复了沦丧的秦朝失地(如秦朝河套阴山地区岭南地区福建等),疆域比之汉初翻了几倍以上。除了新疆没有纳入大清版图,说乾隆时期的人口比汉武帝时代的人口多,因此得出的结论是乾隆时期比汉武帝时期百姓生活好,汉武帝时代的人口比不上乾隆。汉武帝很多地方还没有开发,清朝人口能涨起来一个最主要主因中国很多地方都开发了。
- 下一篇
明朝重视火炮但忽略了自身的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直接把明朝拖垮
明朝统治者包括精英觉得只要购买红夷大炮然后全力仿制,只要装备部队后靠着武器先进性就能打败后金或农民军,培养一个火炮手需要系统的学习,就是十六世纪的火炮技术只与当时的战争需求带来的实验次数有关,明朝当时不应该引进火炮,因为火炮在当时明朝的战争需求只是攻城,是清军或李自成军队更需求火炮。想到火炮就是先进云云,不会去想当时是否需要,所以及其需要火炮来打破僵局,所以火炮一到明朝手中立刻研发各种微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