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则天封禅中岳的原因,说到五岳崇拜的演变
封禅对于古代的帝王来说,可谓是最高荣誉,一生的追求。《史记·封禅书》云:“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见而不臻乎泰山者也。” 当然帝王封禅也是有要求的,以司马迁的说法,必须在帝王当政期间得享太平盛世或是天降祥瑞方可。即便是秦始皇封禅泰山时,当时也受到了一群儒生反对讥讽,理由是:陛下,你不配。或许这也是始皇帝讨厌儒生的原因之一吧。 由于要求太苛刻了,因此自秦始皇起,顺利举行封禅的帝王历史上也就七位: 秦始皇嬴政 汉武帝刘彻 汉光武帝刘秀 唐高宗李治 武则天 唐玄宗李隆基 宋真宗赵恒 这七位帝王中,武则天是最特别的,因为其他六位皇帝选择在泰山封禅,唯有武则天封禅选择在了中岳嵩山。 所谓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也就是帝王到山岳之颠,向天地“述职”。为何大多帝王选择既不是最高又不是最险的泰山呢?对外的口径是从阴阳八卦学说,泰山处东,乃万物生长之地。 然而实际上的原因则是秦起于关中,为削弱夏商周三代固化的中原崇拜,也是因执政初期为拉近主导舆论的齐鲁儒家学派,而弃都城紧邻的西岳和不算太远且居天下之中的中岳,选择千里迢迢封禅东岳,来巩固自身政权的合法性。之后的帝王封禅也多有平衡地方势力和巩固皇权的作用。其实只要仔细分析帝王封禅的地缘和时代背景,或许就可以窥见端倪。 而武则天别具一格的选择了封禅中岳嵩山,亦有其背后复杂的时代背景,当然也有对内对外的两套口径,虚虚实实,扑朔迷离。 武则天封禅中岳相对明显的理由一是,女皇年事已高不宜长途舟车劳顿,因此距离都城70多公里的嵩山显然比550多公里路程的泰山更有吸引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政局稳定着想,几十公里的路程,一旦都城有个风吹草动,便可以快速应对。 除此之外还有正统性的考虑,李治封禅过泰山,而改国号为周的武后显然也不太好再上泰山告祭天地。而相对隐性的理由则是为宣示女皇政权与中原势力的捆绑,这便涉及和平时期权利本位的过渡了。 随着唐宋之后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五岳的地位也随之弱化,因此宋真宗就成了历史上最后一个封禅泰山的皇帝了。 若单论五岳的地理位置和祭祀传统来说,中岳地处中原,处于先民心理上的“天下之中”,因此地位应是最高。
少室、太室分属嵩山东西,由此可知嵩山之神的形象正印证了最原始的造神特征:半人半兽形象。最典型的便是伏羲、女娲半人半蛇形象。 且中岳之尊,最早独立于四岳之外,先秦时期多有四岳之说,并不包含中岳。据考据汉代武帝、宣帝两朝确立汉制后,中岳才被纳入五岳体系,成为官方明确祭祀的五座神山。 而四岳的崇拜大抵来自远古先民的疆域情结。古人以四岳定四方,为天下支柱,四岳之内方是古华夏文明的理想区域,而天子居中,中原便是古老华夏先民们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只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华夏文明的疆域不断拓展,随着地缘政治改变,对五岳的崇拜也渐渐变化,又中岳之尊演变为尊崇东岳,最后一并弱化为文化标签。因此,历代君王对五岳态度的转变也是自然而然的吧。 |
- 上一篇
唐中宗和韦皇后:共患难却不能同富贵
李显有个爱(zhē teng)的老娘武则天,李显是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说李显说话荒唐,妻子韦氏一直陪在李显身边,李显非常溺爱这个孩子,李显的二哥李贤在流放地被武则天派来的酷吏逼着自尽,李显终于变得没那么害怕起来,晚年的武则天一直犹豫是把皇位传给侄子还是儿子,武则天把李显及其家人接回了长安,韦后的公公唐高宗是妻管严,武则天成为女皇的传奇让韦后羡慕不已,女官上官婉儿察觉到了韦后的野心。
- 下一篇
精品!《曹雪芹》值得熬夜品读!
以便老皇帝一死自己就可接班,当然就难怪让兄弟们觉得“说他私通父皇的宫嫔,又说他为急于接班;竟在暗地里采用邪术魔法,皇上一听。更把个康熙老皇帝弄得头痛万分,背后都有许多皇亲国戚以及溜须拍马的官僚大臣在为他们动脑筋,甚至都等不到老皇帝死就想将他杀了抢班夺权的,赶紧降旨驾返畅春园。所以他预感这回怕是真的不行了,想急召在西北边境率兵打仗的威远大将军——就是那位十四皇子——火速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