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司马懿在很多人的心里一直是一个老奸巨猾的形象,而且为人非常的怂几乎不会和别人发生什么争执,但是活到最后的却也是司马懿而且还成功篡夺了曹家多年的积蓄。如果要总结司马懿的一生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早期司马懿并不想当官,还故意装病躲避曹操的邀请,那时候的司马懿几乎没什么野心可言,为什么后来却成了大家最恐惧的人呢? 01 司马懿是典型的官二代,祖上一直是当官的,他的老爹是司马防,他是司马防的二儿子。 司马防年轻时在州郡任官,历任洛阳令、京兆尹,年老后转拜骑都尉,闭门不出,不问世事。 据说司马防为人直率,即使在宴会和休息时间也会保持着威仪,喜欢读汉书,并且洋洋洒洒写了好多讥讽的话。 历代当官的家世,让司马懿有很多机会去思考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也有机会经历别人见不到的事。这对于未来的司马懿有不可估量的助推力。 晋书说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 司马懿年轻的时候,有大志向,有忧天下的心思,研读儒家经典,富有谋略,有非凡的气度。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个人见人爱的男神,估计和古天乐一样,有风度有能力又善良,这就是家庭教育带来的结果。 02 司马懿的大志向体现在以下方面:不鸡蛋碰石头,该退就退,决不逞强,决不让自己受害。 勇气无法解决现实困局,勇敢的面对现实,绝不任性妄为。善于隐忍,又能随机应变,才是生存之道。 多少刚出社会的年轻人,有大志向,菱角分明,渐渐变成了,平庸混工资的油腻中年。 为啥?曾经的理想,曾经的执着,屡屡碰壁后找不到出路,就丧失了志向。 司马懿却为何越来越成功? 汉建安六年,郡中推举上计掾的人选。当时曹操任司空,听说了司马懿的名声,就征召他出来当官。 司马懿明白汉朝的命运正值衰微,自己不愿意跟着曹操干,就以有风痹病为由,不能正常饮食起居而推辞。 于是曹操派人夜间秘密前去刺探情况,司马懿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当然曹操也知道司马懿是装的,也没有强制司马懿来任职。 后来曹操任丞相时,又召司马懿为文学掾,并对派去的人命令道:“如果他再借口推托,就把他绑起来收监入狱。”司马懿因害怕而任职。 司马懿很聪明,知道不能再推辞了,就接受了曹操的任命。很多时候,你既然改变不了现实,那就平和的去面对现实。 很多人,遇到事情,明知道自己弱的可怜,却认不清事实,让自己变的更加柔弱不堪,面对不可更改的事实和势力,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他。 03 有一次,曹操梦见三匹马同在一个马槽吃料,心中对司马懿十分厌恶。对太子曹丕说:“司马懿不是甘心做人臣的人,一定会干预国家大事。” 曹丕一向与司马懿亲近,关系比较好,总是成全保护他,所以司马懿能幸免。 司马懿在职位上十分勤勉,夜以继日,下至割草放牧这样的小事,全都亲自过问。 勤勤恳恳隐藏着自己的野心,这样才让曹操觉得放心,不至于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凡事有大志向的人,都是善于隐藏的,又是善于隐忍的。只有那些浅薄的人,才会夸夸其谈。 残忍与仁慈的集合体,政治家几乎都是矛盾体。 平定公孙文懿叛乱之战,平定之后,大肆屠杀了七千多人。 在诛杀曹爽之际,他的党羽都被夷杀三族,不分男女老幼,连已经嫁人的姑姊妹等也全都杀掉。 这也足以证明司马懿对人的残忍。 起初,魏明帝曹睿喜好修筑宫室,规模都豪华壮丽,百姓深以为苦。 司马懿从辽东归来时,服劳役的还有一万多人,玩赏物品动辄数以千计。 到此时都奏请停止,节约费用,使役者回去种田,天下百姓可以休养生息,让人感到欣慰。 这是司马懿仁慈的一面。 所以在上位的人,都喜欢用清上抚下这一个套路,历史充分展现了政治家的这一特性,这好比人格分裂。 战乱年代,首先想的是如何安抚百姓,因为百姓是一切利益的源头,即是生产经济的源头,又是获取权利和更多利益的工具。 对于政敌则是血腥屠杀,灭掉其九族,原因除掉一切被报复的可能和发泄报复的欲望。 人性的残忍展现的淋漓尽致。 04 司马懿知人方面也是一流的,尤其体现在对诸葛亮的认知。 司马懿和诸葛亮这对冤家,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对象。 有的人认为诸葛亮强于司马懿,主要受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影响,我则认为司马懿更胜诸葛亮一筹。 有史记载,司马孚问司马懿军事方面的事,司马懿说,诸葛亮有志向没机遇,多谋少断,喜好用兵没权,他们已经进入我的陷阱,必败无疑。这是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 后来诸葛亮病死在了五丈原,在开仗前,司马懿就预测到了诸葛亮会选择占领五丈原这个地方。 诸葛亮在鄘地的渭水以南平原屯兵。 司马懿手下的将军想在渭北迎战诸葛亮的十万大军,司马懿说:“百姓都在渭水以南聚集,这里是必争之地。” 于是率军渡水,背水为营。 司马懿接着对诸将说:“诸葛亮若是勇敢的人,应该从武功出发,顺着山势向东进军。如果西上五丈原,那么各路军马就都平安。” 诸葛亮果然上了平原,准备北渡渭水,司马懿就派遣将军周当在阳遂引诱蜀军。一连几天,诸葛亮没有动静。 司马懿说:“诸葛亮想争夺平原而不去阳遂,他的意图可以知道了。” 派遣将军胡遵、雍州刺史郭淮共同警戒阳遂,和诸葛亮在积石相遇。 临近平原开战,诸葛亮无法前进,退回到五丈原。 恰好碰上有彗星坠落在诸葛亮的营内,估计也会砸死不少人,司马懿就知道他一定会失败,派遣奇兵牵制诸葛亮的后部,斩杀五百多人,活捉一千余人,投降的有六百余人。 在此之前,司马懿还问诸葛亮一天都干些啥,吃多少饭,使者回答说,二十军棍的处罚,都自己干,吃饭一丁点,司马懿就笑了,说诸葛亮命不久矣。 孙子兵法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无论做事还是做人,成功的前提,都在知人,不知人就不会用人。 不知敌人,就无法战胜敌人,你了解敌人,才能预测敌人的行为,这样就能提前预防风险。 司马懿战胜诸葛亮就在于知人,如果说诸葛亮知司马懿九分,则司马懿知诸葛亮十分。 如果你在职场混,你必须要学会知人,你要避免自己成为别人陷害的目标,也要去了解别人的心思,这样你就能与别人的利益达成一致。 了解老板的心思,你就能成为老板的红人,然后上下通吃。 05 司马懿的谋略智慧,充分体现在铲除孟达的这一个案例上。 麻痹对手,出其不意,让对手毫无准备的时候,打的对手措手不及,速战速决,除掉巨大的隐患。 孟达叛变的消息,司马懿已经知道了,为了稳住孟达,司马懿就给孟达写了一封信。 信中说,你当初背叛了刘备,投靠了我们,我们非常信任你,把重要的大事交给你,是非常相信你的,你是和太阳一样光明磊落的。然后孟达上当了。 司马懿先斩后奏,火速出击,急行军一千二百里,八天时间就兵临城下,打了十六天,就灭了孟达。俘获了一万多人,收军返回到宛。 战后司马懿推出一系列修养生息的政策,鼓励农耕养蚕,禁止奢侈浪费,南方很高兴地归附。 稳住了人心,解决掉了祸患。 06 每个人对历史人物评价都有自己的偏见,我们无法改变偏见。但我们可以集思广益,让偏见变的全面。 司马懿的成功绝非偶然,每个成功者都有自己的优势。 对于我们来讲,最好的方式,就是发现自己的优势,并且通过学习不断强化自己的优势。 学习历史,让自己拥有更好的价值观,更富有智慧,司马懿是个极好的榜样。 |
- 上一篇
孙权后期执政犯了哪些失误?
但是孙权在执政的后期却犯下了几个失误,其实孙权的性格让曹操也是很欣赏,但是孙权自身能力有限到了后期好像对人的防备心越来越重,可见孙权当时已经看不惯因为立储给东吴带来的巨大动荡,说起三国更多的话题倾向于曹操和刘备,但他熬死了刘备和曹操,而孙权却能立于不败。能于乱世之中保全父兄基业是很厉害的了。你对比一下同时期的其他二代就知道孙权的厉害了。由于司马懿杀了公孙渊,东北的战马彻底和孙权无缘。
- 下一篇
曾经战胜诸葛亮的三国时期的名将是谁?
张郃却是引得整个蜀汉忌惮的人物。他最终归降曹操,如果袁绍听他的谋略,官渡之战曹操焉能以少胜多?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大败,汉中之战刘备大胜;袁绍与曹操决战于官渡。曹操率兵攻击袁绍的粮草重地乌巢“曹公的士兵英勇善战,但谋士郭图却建议攻打曹操营寨。张郃怕袁绍不赏其功,不得已才投降曹操,攻邺城、打袁谭、扫乌桓、伐管承、讨陈兰、平渭南、战马超、降杨秋、抗蜀汉、抵孙吴,刘备与夏侯渊决战定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