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人文历史

人文历史

烽火为什么叫狼烟?是燃烧狼粪吗?

人文历史佚名2023-01-01

很多文学作品当中出现“狼烟”两个字,我们就知道,这里说的是“烽火”,古代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就是点燃了烽火台上的烟火,等到诸侯率领大军前来护驾,才发现自己是被耍了。而烽火狼烟,都是代表“战争”的意思,也是同一个意思,那为什么要把烽火叫做狼烟呢?狼烟难道是燃烧狼粪之后冒出来的烟吗?

长城上有烽火台,烽火示警要用狼烟,而狼烟一般被认为是狼粪烧出来的烟。

为什么非要用狼粪来烧烟,第一个做出解释的是一位晚唐著名诗人,他说:“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这个解释后来还引出了更离奇的解释:狼烟的直来自于狼肠的直,肠子直了,便便产生的烟也就直了,这样一来,烽火的烟就能“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

这样的歪理邪说听起来很有道理,连大名鼎鼎的李时珍都信了。他在《本草纲目》中就郑重其事地说:狼啊,肠子直,所以最后便便产生的烽烟就“直上不斜”了。

不仅医药学家李时珍信了,戚继光这样的大军事家也信了。他居然在自己对平倭战争期间练兵和治军经验的总结书籍里说:南方狼粪少啊,只好点一把草,“火燃不久,一里之外,岂能目视”!他的意思是,还是烧狼粪产烟的效果最好,虽然他并没有烧过。

“狼烟”就这样以讹传讹,贻害千年。其实,狼烟是用于传递军事信息的,但“狼烟”一词却直到晚唐时才见诸文献,在这之前都是“烽火”“烽燧”“烽烟”。

故事得从那位用自己生命来哄他的亲亲宝贝褒姒开心的周幽王说起。周幽王在史上留下了大手笔的“烽火戏诸侯”典故,而“烽火”指的是“昼则举烽,夜则举火”,“烽”就是烟,用木柴杂草烧出来的烟。

早在唐朝,兵部就明文规定:每年秋天之前,要采集艾蒿、茎叶、苇条、草节,“为放烟之薪”。显然,烽烟是由燃烧艾蒿、茎叶、苇条、草节等产生的。

至于如何做到烟柱上冲、风吹不斜,唐朝也有明文规定:在烽火台上做烟囱。这种烟囱的大小、高度、建造方法,甚至于烽火的操作细则都写得非常详尽,以做到“烟直而聚,风吹不斜”,让下一个烽火台看到。

在唐朝,烽火的传递速度也是有规定的,“一昼夜须行二千里”。这在那个交通、通讯均不发达的时代已经是最为迅捷的信息传递方法了,所以国人一直用它,直到清朝。

如果烽火台真的用狼粪来烧狼烟,最大的问题是——狼粪实在找不着!长安、洛阳距离850里,这是唐帝国的腹心地带,连皇帝都经常在两京之间往返。所以东都洛阳和京师长安之间驿站密布,烽火台也密布。

天宝十五载(756年),安史之乱的叛军攻陷潼关(在今两京之间)的那一天,由于烽燧吏卒皆溃,没有人能够发出烽火信号,因此至夜幕之时,“平安火不至”。正是这个信息使得唐玄宗下定决心逃往蜀地。这个故事说明,当时长安、洛阳间的烽火台设施非常完善,随时可以正常使用。

按照唐朝设置烽火台的规定,长安、洛阳间的850里至少应有30座烽火台。假设每座每月需用狼粪2斤的话,则每座每年需要24斤狼粪,30座烽火台每年就需要720斤狼粪。

这就麻烦了,因为狼是众所周知的野生动物。首先,狼先生们可不好找;其次,即使你找到了狼,还得保证自己不被它吃掉;第三,你还得等着狼先生们上厕所;第四,狼先生们上完了厕所,你还得第一时间上前去打包……

狼先生一次便便的量假设为1斤狼粪——这就算是狼先生们中的“大胃王”了,这样,就算每个烽火台只负责自己的24斤狼粪,那每个烽火台也必须至少派出一个专人来负责狼粪这个事。

要么,你一次性找到24条狼,等着它们各拉一次狼粪;要么,你等着一两条狼,每条拉上十次狼粪。麻烦先不说了,就危险性而言,这简直就是拿生命去换狼粪啊!

而且,唐朝每个烽火台的人员编制是八个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职务,根本就没有专门负责收集狼粪的岗位及人员。

既然狼烟并非由狼粪燃烧而来,两者并没有半毛钱的关系,那“狼烟”一词中的“狼”字从何而来?这恐怕与唐朝开国以来的国际形势有关:当时不断制造边患的周边少数民族都跟“狼”多少沾点儿边。

唐朝前期的主要边患是突厥,而突厥正是一个以狼为图腾的民族,经常在旗纛上放一个金狼头。

突厥的狼图腾曾经让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羡慕不已。他喜欢说突厥话、穿突厥衣服,也学着造有五狼头的 旗纛,并且胸有大志:“使我有天下,将数万骑到金城……顾不快邪!”这是要把大唐天下送给突厥人的节奏啊!最终,唐太宗没有容忍李承乾因为狼图腾而引发的瞎胡闹,把他废了。

唐朝后期的边患变成了回纥和吐蕃。回纥与突厥同俗,同样以狼为图腾。吐蕃虽然不以狼为图腾,但其地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上属“狼星”的分野,也跟狼沾上了边,所以唐人对其有“狼蕃”之称。

这样一来,遇上突厥、回纥、吐蕃等外邦的虎狼之师入侵唐帝国领土,烽火台燃起烟火示警,也就是传递“狼来了”的信息。因狼而燃烟,两者合在一起,这才诞生了“狼烟”一词,其实和狼本身没有什么关系。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