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人文历史

人文历史

古代绅士和士绅有什么区别?

人文历史佚名2023-01-01

现代人提到“绅士”,恐怕最先想到的会是西方风度翩翩的男性。如今“绅士”一词已经成为了一个带有赞扬的褒义词,但在古代可不是这样。古代也有绅士还有士绅,这两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封建社会的绅士,指的是那些有财有势,以剥削劳动人民为生的人。而士绅是指出生于门阀士族、在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也是一种阶层的表示。所以和现代人理解的“绅士”完全不同。

先要说明一点:英文gentleman译成“绅士”,是我们中国近代翻译家近似意译的结果。亦即:绅士,是汉语词汇,不是外来语。但的确,原本的汉语里,没这个词。比较相近的词汇,是“士绅”。相近而已,不是完全同样的意思。

一提起绅士,太多人都会想当然地把这俩字儿戴在西方人头上。就如同一说“员外”,脑子里马上跳转出大地主形象。

都是误会。约定俗成、将错就错而已。细究起来,就用上鲁迅先生那句名言了——从来如此,便对么?

(一)士绅和员外各自指什么人?

先说“员外”——

简单讲,员外,指的就是在外的员。外,套用今天概念,可以理解成体制外;员,套用今天概念,可以理解成领导干部;合起来,员外,大意就是身处体制外的潜在的领导干部;通俗讲话,也可以叫候补官员。

照这意思,员外应该是不在编却有官身的人,是否富裕、是不是大地主,倒不一定。

再说“士绅”——

相比员外,士绅的概念比较细琐。

词义来讲,士绅,最初是“士”和“绅”的组合。

士,本是周朝开始贯行的宗法制当中一个概念,指最低一等的贵族。最高级的贵族是天子,天子制下,为诸侯,诸侯之下,为大夫,大夫制下,为士;再往下,就不是贵族了。

隋唐以来推行的科举制,使得没有贵族身份的民间人士,有了“入仕”也就是做官的机会。

有科举之后的大多数朝代里,科举考试有四个第次:乡试、会试、院试(也称监试)、殿试。

乡试入围,秀才,有资格参加会试;会试入围,举人,有资格参加院试。

院试入围,贡士,理论上有资格参加殿试;殿试,原则上是皇帝亲自主持并圈定中的者。

殿试中的,即为“进士”;因为是皇帝主持殿试并圈定中的者(实际上具体工作都是皇帝指定代理的高级官员做的),进士,也称“天子门生”。

大多数朝代,院试就应该是在京城举行了。殿试,理论上要在皇宫举行。除乡试入围的秀才,以上各第次的举人、贡士、进士,原则上都会被赋予“士”的身份,俗话讲,叫做有功名。有的朝代,有功名的人,会得到标志身份的物件。就算举人和贡士没有,进士也一定会有。传统来讲,这个物件,是一条带特殊标记和装饰的腰带,就是“绅”。

也有说是,绅,指的是官员上朝时候必须佩戴的装饰性、标志性的腰带,用来别住用来奏报的笏板。

笏板,很多影视剧里都会看到,就是官员向皇帝奏报事情时候双手擎在胸前的类长方形的板板,依制定制的,不能随随便便拿块板子冒充。影视剧中,很难见到笏板别在腰间,都是双手擎在胸前。

所以,很多人都忽略了用来别笏板的“绅”。

那个也是依制定制的。京戏为代表的戏曲中,当官的人物腰间挂个圆圆的、镶嵌装饰物、活似加宽版呼啦圈的东东,就象征性地代表“绅”。实际上,绅,虽不是用来系腰身的,可也是应该围系在腰际,而且肯定是软性的织物,不可能是戏曲中呼啦圈式的硬质地。

笏板与绅,是套装。但如果某位有这个套装的大爷,因为不属于过失处罚的其他原因,离开了官职,笏板就不能再持有了,但别笏板的腰带,就是绅,可以留下,作为身份标志。

只有绅而没有了笏板的人,大多数会暂且还乡,就成了乡绅。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可能再被启用为官,并相应再度有权持有笏板;至少,他们自己,多半是这样希望的。

如此说来,乡绅跟员外,似乎很类似。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有官身。不同在于,可以叫做“绅”的,通常都有功名,至少也是举人;而员外的官身,未必都由科举得来;就是说,员外们不是个个都有功名。

员外也好,绅、乡绅也罢,都不一定非得是富人、大地主。

反过来,不管多富的人,多大的地主,没有功名、没有官身,也不能叫员外或者绅。

(二)没有功名的员外和绅的官身是怎么得来的?

既然员外、绅、乡绅,都不一定非得多富有,更不一定非得是地主、大地主,那为什么,从古代通俗小说直到今天,都会很习惯地把富有的人称为员外呢?

答案很简单:官身是可以购买哒!

卖官鬻爵,最晚从战国末期就开始了(秦相吕不韦),两千多年,基本一贯到底。买官,文词儿叫“捐官”。当然,一定价格不菲,平常百姓绝对捐不起,基本等于是大地主大庄主们的专享通道。大商人虽然也很有钱,但因为我们国家一向以来重农抑商,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封建王朝时代,商人买官,比地主少很多,能买得到、买得成的,更少。

还有一种员外,既没有科举得来的功名,也不是买的官身,而是由于一些非典型性的特别原因,取得的官身。举例:《水浒传》里的卢俊义卢员外,早年从军,积功而上,得了官职,后因被排挤,辞官回乡;虽然是大地主、很有钱,但官身是打仗一刀一枪拼来的,不是买的。

上面说,绅、乡绅,通常都有功名,但也有特例——有官身,却没功名。

跟员外不同,绅的官身,不管怎么来的,通常都连带着职位,职位的名字可能还很具体,但多半是虚职。

《红楼梦》宁国府贾珍给儿子贾蓉捐了个什么什么龙禁卫的虚职,四品,贾蓉就算有了官身,而且品级不低——县令一般是七品。

知府(大致相当于地级市一把手)一般也不过五品。

边疆少数民族土司一般最高也就给到五品。

贾蓉的四品官职,虽也是捐来的(本质上就是购买),但不是任谁只要肯给钱都能这么捐来。不仅要给钱,还得有身份。什么身份呢?简而言之,就是得有贵族或者准贵族的基底。《红楼梦》贾家东西两府嫡传男丁,都是勋戚,属于准贵族,所以有资格直接捐到官职。

(三)员外称谓的世俗化和士绅向绅士的演变

随着封建王朝政体的颓废、没落,权力集团和财富集团逐渐合体,形成垄断链条,卖官鬻爵,越来越广泛、频繁、**裸,越来越被赋予更多功用和更多重、更制度化的目的。以地主为最主要成员组成的财富集团,为确保土地拥有(甚至持续扩大),多少有点儿不得不地,用财富向权力集团买平安。

勾搭得妥帖,就换个有名无实的官身,算是跟当官的一头儿,就成员外了;勾搭得亲密点儿,出手再大方点儿,不仅能有虚衔官身,还可能品级不低,叫员外都还不足,而叫“大官人”。比如:西门大官人。

也有些富足大户,比较有知识、讲道理,处世温善,与乡民随和,虽然没买官身,却因为群众基础好,也可能为地方官所看中、推崇,客气地也称之为员外。

员外和士绅,不是非此即彼,有人是有绅的士,也会被称员外。区别在于,自唐朝起,至清雍正早期,士绅,不管是否富有,都不必缴纳赋税,也不用服役(包括服兵役,也包括国家或地方规定的各类服务性活动、义务)。没有功名的员外,是享受不了这个待遇滴。只不过,员外们都富足,服役的事情,可以收买他人代劳,也可以直接花钱充抵。

西方人来了,中国人知道了gentleman这个西语词汇,很为怎么翻译,费过一番脑筋。

Gentleman作为称谓词,也是经历了演变的。到传入中国那时候,其基本释义,大致是指有教养的高贵男子。把这个意思,往咱中国传统文化里套,道学们就得出这样的理解逻辑——有教养,就是受过教育、有学问;高贵,就是有官身,或者干脆就是官。两下相合,就该跟“士”和“绅”关联,但又不能索性就译成士绅,于是,或许可以……

如果按着咱汉语的绅和士这俩字儿的本意去较真儿,绅士,像是有那么点儿讲不通呢。

所以,上面所述,至少关于士绅怎么就变成绅士的词汇演变这段,纯属猜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