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如何准确得知敌方兵力?都有哪些侦查手段?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古代行军打仗最基本的道理,只有了解敌人的兵力、部署等信息,才能做好各种应对。不过究竟如何才能得知敌方的具体兵力呢?小规模战役还好说,经验丰富的将领用肉眼就能看出大致人数,但成千上万的大规模战场又要如何判断呢?这就非常考验古人的智慧了。实际上,古代多数战役双方都是不可能完全得知敌方具体兵力信息的,如果怕心里没底可以进行一次试探性的交手,然后在整合出最真实的情报信息。尽管当时也有很多侦查手段,不过敌人可能会使用障眼法,或者分散自己的兵力,利用一些假情报来迷惑对手。古代很多军队会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夸大自己的阵仗,一是为了震慑对手,二是为自己壮胆。不过时间长了,双方也了解这只是在虚张声势,所以想要做到精确无误,恐怕还是要从己方做好万全的准备。 古代行军打仗之所以会很难得知敌人兵力,是因为用兵者基本上都会把部队分为正兵、奇兵和伏兵三类,而一般只有正兵是能被轻易看见的。如果忽略了奇兵和伏兵的存在,很有可能就会掉入敌军设下的陷阱。所以仅靠侦察兵的肉眼,哪怕他的经验在丰富,也很难估计出在他可见范围之外的情况,特别是双方第一次交手则更加困难。所以要想不吃人数上的亏,只能把自己的兵力提升到一个极限数字。 如果双方已经比较熟悉,例如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他知道自己的兵力是不如魏军的,所以只能采取奇谋,决不能和魏军正面交战。而曹魏知道自己兵力占优,所以不会刻意隐藏自己的实力,这时候诸葛亮侦查的情报就会比较真实,但如何智取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一般来说,明知自己处于兵力劣势的一方,肯定不会找敌人拼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也不少,基本上都是通过智取。 不过,还有种比较极端的侦查手段,就是安排卧底进入敌人部队。《李卫公兵法》曾记载“各一千人为营,兵多外面,逐长二十七口幕,横列十八,六面援中军。”如果能混入军营,就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准确的情报,但同时会伴随极高的风险。古代士兵对于奸细的警惕性很高,一旦被发现就反成俘虏了。 所以古代战场一般情况下,都没有一个特别好的办法能得知敌人的所有信息。不过侦查工作每次还是必不可少,能知道个大概也比心里没谱好。更重要的是,面对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局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正确的判断,这才是战场上的大杀招。 |
- 上一篇
古代皇帝请大臣吃饭都有哪些规矩?最夸张的一次大臣要趴着吃
一般来说新上任的皇帝是要请朝中大臣们吃个饭的,不过大臣们和皇帝一起吃饭那规矩还是挺多的,所以皇上坐着大臣只能跪着,皇上跪着那大臣只能趴着了,不过一般皇帝也不会这样故意为难百官。每次上完早朝皇帝就会让百官们吃个饭再走,皇帝也会对大臣们示好,那么皇帝请客吃饭,其实就是皇帝宴请大臣?皇帝请客吃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汉高祖喜欢石奋的恭敬。便把他姐姐招进宫做妃子,石奋享受上大夫的俸禄告老回家,
- 下一篇
君子动口不动手是谁说的?
当时刘邦的原话是,看看刘邦究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但是项羽和刘邦的起义军却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刘邦根本无法与项羽较量,项羽巨鹿之战力败秦军四十万主力?项羽势力的巅峰时期是他分封十八路诸侯,但却因害怕项羽而不敢自称为关中王,表示自己不敢与项羽争霸,但项羽也绝非泛泛之辈,刘邦率五十万大军与项羽决战,结果项羽的三万大军打的刘邦溃不成军。就连他本人也差点成为项羽的俘虏,不过项羽虽然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