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吃饭为什么每道菜只能吃三口?
皇帝用膳规矩也是挺多的,据说每道菜只能吃三口,而且每一口也都只能是普通分量,一筷子夹太多也是不行的。让我们普通人吃菜只能吃三口,估计没有人能吃饱,但是皇帝每餐上的菜应该都是挺多的,所以分量不用担心,饿着谁也不能而皇帝,只是为什么一道菜只让吃三口呢?如果皇帝就爱吃其中的一道菜,吃了三口再想吃就不想啦?感觉这种规矩还挺折磨人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原因吧。 中国历代的帝王一般是在一大群侍从的照应下单独进食,但如果他高兴了,可以恩赐他人一同进餐,这沐浴皇恩的幸运者包括皇后、嫔妃,皇子、皇女和个别宠臣。 清代皇帝平时吃饭称传膳、用膳、进膳,吃饭的地点不固定,大多在寝宫或经常活动的地方,一般是一天吃两餐:早餐在卯正以后,相当于六七点,晚餐是午时以后,相当十二点至午后两点。晚上酉时前后,即晚六点左右,再进一次晚点,即小吃。 每天在传膳以前,都要先行进呈膳单,膳单上写明某人调某样,某人烹某样,以备查考;膳单的另一张上写明每天的膳菜单目,以备皇帝点菜。 清代皇帝每餐用菜的品种在十五到二十五种之间。每次按皇帝所点的食样传膳,如果下次没有指明撤换某样,便要多作预备。 一桌美食达数十种,皇帝吃不完就分赐宫眷或其他臣下。 清朝皇帝特制定“家法”来防止暗杀,规定再好吃的饭菜,也只许吃三勺。 晚清慈禧太后虽然位高权重,也不敢违反“家法”。曾在宫中侍奉过她的宫女说,进膳时,“老太后想吃哪个菜,就用眼看一下,然后就会专门有个老太监把这个菜放在她身边,并用勺给老太后舀一勺。假如一定要吃第三勺,那么三勺后,身边的四个太监首领会大喊一声‘撤’,这个菜就十天半月不再出现。这四个身旁的老太监是专门执行这一家法的。舀第三勺的菜,准是老太后喜欢吃的,若让别人知道,会在这个菜上打主意。老太后之所以要这么做,是为了让后人在吃饭时也小心谨慎,不能为了贪食而遭暗杀。” 就是因为这样的家法,即使跟了老太后40多年的人也不知道她最爱吃的是什么。今天爱吃各地督抚上贡的菜,明天也许爱吃御膳房的常规菜,后天也许爱吃合乎时令的新菜。在这件事上真是“天意难测”。 宫中通常在除夕、元旦(年初一)、万寿和主要节令时,在内廷正殿——乾清宫摆家宴。所谓家宴,就是皇帝自家的宴席,是皇帝和后妃共同与宴进餐。这种家宴注意家庭气氛,没有太多的礼节,一般是皇帝和个别、少数后妃在一起。 乾清宫家宴虽是皇帝和后妃少数人一起与宴,但仍然不改宫中惯例,依旧一人一桌。与宴的后妃都穿吉服。开宴时,皇帝升座,奏中和韶乐,后妃行礼,奏丹陛大乐;皇帝降座时,奏中和韶乐;进馔、进水果、进酒时,分别奏丹陛清乐、中和清乐。宴席时还有承应戏。 乾隆二年(1737年)除夕之夜,乾隆皇帝在乾清宫摆家宴。当时,乾隆所坐宝座前设一张金龙大宴桌,桌上摆满群膳,冷膳、热膳凡四十品,还有各式各样的糕点、果品、青酱、小菜。 皇帝用金匙、象牙筷进餐。皇帝座前摆有花瓶,纸花。左边是头桌宴,皇后坐席,上面摆群膳,凡三十二品,还有众多点心,也有花瓶、纸花。二桌宴是娴妃坐席。三桌宴是嘉嫔、贵人坐席,右边对应的是贵妃坐席头桌宴;纯妃坐席二桌宴;贵人、常在坐席三桌宴。晚宴在下午六时许开始。先上热膳,进汤饭,再进奶茶,最后才是酒膳、果茶。 一定是因为清宫美食太好吃了,光是想想就有点流口水呢……然而随着近代一些变故,很多的不仅仅是美食,还有各种各样的手艺失传,很多菜我们现在已经没法恢复曾经的味道了,但是一些宫廷点心我们还是可以做做家常的,要想做到跟宫廷那么严格是不可能了,再说皇帝还吃不到我们现在吃的很多美味呢。 |
- 上一篇
皇帝什么情况下才会吃满汉全席?
可能大家都会非常好奇满汉全席到底都有些山珍海味,其实满汉全席一般也只会在比较重要的日子或者场合才会做出来。可能平日里皇帝吃的也很一般,满汉全席丰富的菜品、精美的菜点、讲究的礼仪,清朝皇帝是不是经常吃满汉全席呢?所谓满汉全席从未在清朝宫廷中出现。至于近些年各大酒楼推出的满汉全席,无非是吃饱、吃暖为目标。清朝的宫廷菜肴里,乾隆皇帝在宫中举行盛大的宴会,
- 下一篇
扎马钉是诸葛亮发明的么?
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诸葛亮一个比较冷门的发明扎马钉。当年还因此救了蜀国10万大军,下面就来看看诸葛亮到底是怎么发明这个扎马钉的吧。诸葛亮率领了队伍与孙权的10万大军联合,但是诸葛亮却在临死之前发明了一个物件,居然救了蜀国的10万大军,诸葛亮与司马懿两军僵持不下。司马懿看到蜀军来势汹汹,当时的司马懿不想和诸葛亮进行正面的冲突,诸葛亮一直向司马懿递交了战术,打听到了诸葛亮近来吃的非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