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人文历史

人文历史

如果刘备能够统一天下,会将皇位让给汉献帝吗?

人文历史佚名2023-01-02

汉献帝是东汉末年的最后一位皇帝,一生生活在别人的掌控之中,像一个傀儡一般,尽管反抗过,最终却还是逃脱不了,不得已禅让给了曹丕,自己被封为山阳公,总算离开了让自己痛苦了半辈子的地方。天下最终是归为了司马家,但是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不考虑那些军事力量,如果最终是刘备得到了天下,他会不会将皇位再还给汉献帝呢?

首先纵观整个《三国演义》我们都是知道,书中通篇贯穿“尊刘贬曹”的思想。把刘备刘备塑造成一个为了“匡扶汉室”皇室宗亲,而曹操却被冠以“国贼”之名。那么在这里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汉献帝落在刘备手里,尤其是刘备除去国贼曹操,统一了天下,那刘备会不会把皇位让给汉献帝刘协呢?

首先,刘备虽然被称为皇叔,但刘协是东汉创始人光武帝刘秀的后代,而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一个分支后代,虽然都属于刘邦的后代,但一个是东汉一个是西汉,而且中山靖王后代有几百个,刘备只是这几百个王世子中其中一个的后代。可以说跟汉献帝刘协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实际上汉献帝刘协也并不认为刘备是他的真正皇叔,他们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利用,刘备需要一个证明自己是汉室宗亲的借口而已。

虽然当时刘协只是一个傀儡皇帝,手中没有实权,但是有谁的证明能比皇上的亲口承认更重要的,同时当时的刘备手中有些军队,却不被人重视,这和其他的正统汉室宗亲不同,刘协需要一个在外部聚集力量的人,来聚集忠于汉室的力量。而刘备用汉室宗亲的名义召集的手下的人大多都是忠于汉室的,一旦刘备推翻曹操,那么刘协就可以轻易的收回权利,所以刘协承认刘备是自己的叔叔。

但从禅让的角度来说,他名义上皇族的身份还不如没有。献帝有那么多儿子,为什么要禅让给刘备?但在当时那种情形下,汉献帝的子孙肯定都已经性命不保。若是献帝儿子还在,刘备就没有理由抢夺皇位,不然和他说的匡扶汉室不是背道而驰了吗?这一点跟刘秀不同,刘秀是正宗的景帝后人,入了皇家族谱的。所以刘备说什么“匡扶汉室,忠君报国”之类的,只是个逐鹿天下的借口罢了。

再者,刘备野心其实一点不比曹操小,也想要一统天下,继承高祖、武帝的不朽功业。要登基为帝。易中天曾今从他的两个儿子刘封、刘禅的名字上说刘备有称帝之心。后来刘备有称帝之心也慢慢表现出来。

在刘备落难逃到许昌时,国舅董承曾私下向刘备表示汉献帝想除去曹操,刘备虽然咬牙切齿,满脸悲愤,并与董承等人共立了盟誓,不过排在刘备心中第一位的还是怎样摆脱曹操控制,建立自己的割据势力。还有就是他在向诸葛亮请教天下大势时,他最关心的还是如何与东吴、曹操抗衡,成为第**。而非如何营救汉献帝刘协。如果刘备真凭自己的割据势力,打败了曹操,他会甘心只做一个开国功臣,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拱手让给汉献帝吗?答案是否定的,世上真没几个人能真真摆脱权力的诱惑。起码刘备不行。

虽然刘备迫于汉献帝禅位给曹丕的压力下称帝,一是不想承认汉室已亡,因为若是不称帝,就等于承认汉室已亡。另一方面估计是为了给孙权以压力。孙权历来自称汉将。称曹操为魏贼。而今刘备称帝,又自称是汉室的延续,所以孙权在政治上就低了一头。但是刘备登基称帝以后,他之前隐忍的品质就荡然无存了。称帝的第二天便在大殿上宣布“欲起倾国之兵,剪伐东吴”以报关羽之仇,全然不把曹丕篡汉的国仇放在心上。对于这个决定,蜀国当时的大臣很多人都进行了劝谏。

时任翊军将军的赵云力劝刘备分清主次矛盾。“国贼曹操,非孙权也。若先灭魏,则权自服。今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懈,非策之上也。”但刘备就是听不进去,在众在臣谏阻无效下的情况下,起兵七十五万(这个是蜀汉对外兵势最大的一次讨伐战)讨伐东吴。面对刘备的一意孤行,朝中大臣很是无可奈何,就连群臣之首的诸葛亮当时也选择了沉默。面对蜀国气势汹汹的攻势,吴国这边也有些慌乱了,当时夺取荆州时,想到了和蜀国关系可能会交恶,但是当时魏国太强,吴、蜀两国都不可能单独对抗,所以东吴没有料到蜀国会兴兵来攻。

面对蜀军一路上势如破竹攻势,杀得吴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孙权没法可施,不得不送还张飞人头和范疆、张达二人,并许诺归还荆州、并且派孙夫人来求和。但刘备并不领情,反想乘机并吞东吴。但最后用兵失策,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自己也病逝在白帝城中。

其实在刘备心中他要做的并不是“匡扶汉室,拯救天下”的汉室宗亲。而是要做汉光武帝刘秀那种继往开来的帝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