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人文历史

人文历史

古代的状元放在现代社会是什么学历?

人文历史佚名2023-01-02

一年一度的高考终于结束,很多刚刚结束大考的学子终于可以放松心情,迎接一段轻松的时光,这是奋斗多年终于得来的闲暇。在正式的成绩出来之前,可以抛开一切,尽情做自己想做的事。古时候科举第一名被称为状元,我们现在也会将高考最好的成绩称为“状元”,但是这两者之间却有着实质性的差别。那么,古代的状元如果放到现在,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

六月,在这个热情似火的季节里,莘莘学子迎来人生第一次大考,十年寒窗苦,有人通过高考一朝改变命运,待到揭榜时各地便会涌现出文科、理科“状元”。同样是“状元”,如果古代的状元放到现在应该是什么学历呢?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中国的科举制度实行千年,到了唐朝得以完善,自唐高祖至清光绪三十年最后一次科考,共1282年间,科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加上其他短命政权的选考,中国历史上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几年才出一个状元,而现在的“状元”年年有。

现在的大学每年的录取人数都在几百万,这一数据表明现在的大学生跟古代的状元根本不是一个等级。

古时候读书人少,科举考试也是不定期举行,经过层层筛选以后真正能进到殿试选拔的前三甲,而第一甲第一名才是状元,也就说这个成绩是全国考试第一名,第二名为探花,第三名为榜眼。

古代的读书名头,先从童生开始,依次是童生、生员、举人、贡士、进士;有点像我们现在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几年时间苦读进阶。

古人想走科举之路并不容易,先不说几年一次的科考,就说从乡试到殿试的层层选拔,有人从稚气少年直到古稀老人也没能打通进阶之路,这让我想起了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他也是读书之人,最后生活落魄。

古人刚开始入学是没有学位的,初入学叫童生,相当于现在的小升初义务教育,童生学成后就要去县里参加秀才的晋级考试。

考过了就是秀才,相当于今天的高中生,秀才学成就去参加乡试,考过了是举人,这个学历才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生,但看古人的学识程度,古代的举人放到现在也是985名校学霸。

乡试过后就可以参加国家级的考试了,叫会试,考上了就成为贡士,考过了贡士才能参加由皇帝亲自主考的殿试,由皇帝亲自评出状元、榜眼、探花。

明清时期的状元地位特殊,新进状元可享受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翰林素有“储相”之名,因为这个职位较接近皇帝,升迁的机会也比同榜者快。

按照这个道理推算,古代的状元是有可能直接入中央政治局的,最差也能做个中科院院士,所以现在的大学生要想跟古代的状元一论高低,那差的还真不是一点两点。

我国古代的每一位状元,基本上都是一位书法大家,甚至还是诗词界的大家,比如,唐朝张若虚、贺知章、柳公权等。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有书君祝愿备考的每一位学子都能取得好成绩。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