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人文历史

人文历史

马谡在街亭有哪几种选择?

人文历史佚名2023-01-02

马谡失守街亭最后被诸葛亮以军法处置被斩,其实诸葛亮斩马稷最大的理由是因为马稷违抗军令,擅自改变防守策略。如果马稷按照诸葛亮的方法防守,就算最后没守住诸葛亮也能饶了马稷一命,所以说马稷最后还是被自己给坑死了。如果现在我们帮马稷分析一下的话,当时马稷一共有几种选择呢?怎么才能避免被敌人还有自己人杀。

说到诸葛亮的爱将,马谡绝对算的上一位

当然,对于马谡这个人,刘备给的评价很中肯: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但诸葛亮是由衷的喜欢呀,经常讨论兵书战策到深夜,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率军讨伐雍闿,向马谡讨了个建议计划

对此,马谡回答:

用兵作战的原则,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以心理战为上,以短兵相接为下,望您能使其真心归服。

后来,诸葛亮也采纳了马谡的建议,杀了雍闿后,就把孟获给放了,南中人心归服

由此可以看出,马谡在战略建议上,还是很有自己的一套的,不然诸葛亮最后也不会这么青睐他,把街亭之战的控制权都交给他了

今天,我要说的不是诸葛亮怎么斩了马谡,怎么的言不由衷

而是,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三国志》一本书中,记载的马谡结局居然有三种,而且都是截然不同的

第一种,马谡失街亭后,因为害怕,畏罪潜逃了
(www.wS46.com)

《三国志·蜀书·向朗传》记载:

“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

马谡失街亭后,因为害怕,畏罪潜逃了,而向朗知道却知情不报,诸葛亮因此愤恨在心,把向朗给罢免了

第二,马谡在狱中病故了

《三国志·蜀书·马良传》记载:

“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

意思是,马谡失街亭后,自知道有罪,被关在监狱了,因为监狱条件不好,就病死了,诸葛亮赶来后,很伤心

第三,就是《三国演义》中那种,诸葛亮为了慰先帝,罪自己,挥泪把马谡给斩了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

“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

也就是说诸葛亮的确下达了要斩马谡的命令,还于汉中

这就麻头皮了,明明陈寿一个人写的《三国志》,怎么会把一个人物写成三种不同的结局呢?

这不是故意给自己读者制作烟雾屏障吗?

难不成1000多年前的陈寿,也存在代笔门?哈哈,玩笑哈

但如果这样串起来,估计就可以解释了:

马谡失街亭,这个前提是不变的

在马谡失败后,就逃到了向朗那里,诸葛亮知道后,一方面指责马谡畏罪潜逃,一方面指责向朗的包庇之罪,还恨恨的把向朗免职了

后来马谡也抓到了,关在狱中,诸葛亮下令要斩杀马谡一视君威,不巧的是,马谡在狱中病故了,也就没杀成

但诸葛亮为了昭示天下,就说马谡被斩杀了

感叹一下:

一般我们都有这个习惯,读书引史料很喜欢引用其中的一段,方便是方便了,但有时候也会造成事实的缺失

放在现在也是一样,有时候只是因为你在公众场合很正常的说了一些话

稍不留意就会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断章取义,很有可能在你根本不知道的情况下,一个梁子子就这么种下了......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