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真的是从宋朝开始的吗?
说到宋朝很多网友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这个地方好像真的是超给力的,很多人其实想穿越的地方就是去宋朝的,所以这个朝代有多么的吸引人是可以想象的,最近也有关于宋朝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有的人说了,我们心爱女子的一日三餐好像就是在宋朝出现的,但是又有的人说不是,所以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有一种吹捧宋朝的观点,说宋朝之前,百姓都是一日两餐,何之?穷,没粮食吃。到了宋后,开始吃三餐,何之?经济发达了,商品繁荣了,粮食多了,所以可以多吃一顿。然后有些人就到处歌颂宋朝让老百姓多吃了一顿饭。 真是这样?完全是别有用心的胡扯。 在汉朝,确实是普遍一日两餐,但贵族条件好一些,可以吃三餐。比如美食家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的那个吃货。他出事后,朝廷依然特批他一天可以吃三顿。皇帝更高贵,可以一天吃四顿。 但一天三顿并不是从宋朝篡位出现的公元960年突然出现的。而且,宋朝,普遍实行的还是一日两餐制,不论显贵还是平民。大量的宋朝史料都可以证明这一点,宋人以两餐为主。比如徽宗时宰相张商南,他七十多岁的时候,早餐和晚餐各吃一升米,五两面,八两肉,没有中午饭的概念。宋人史料中经常提到的“二膳”,就是早晚各一餐,哪来的什么三餐。 即使到了生产力更为发达的明朝,也普遍是两餐制。 清朝连皇帝都吃两餐。比如乾隆只吃早饭和晚饭,当然偶尔可以吃一些点心,但这不是正餐。 《红楼梦》出现在清朝中前期,书中就有句话“一日也只管要两只鸡,两只鸭子,十来斤肉,一吊钱的菜蔬。你们算算,够作什么的?连本项两顿饭还撑持不住,还搁的住这个点这样,那个点那样,买来的又不吃,又买别的去。”这话是柳家的说的,说明,在清朝,一日两餐是主流。 历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唐朝,最晚到五代时,就出现在早餐和晚餐之间,加小食的情况。小食也就类似于点心之类的食物。宋明两朝,三餐也不是主流,主要集中上层社会。如果真要论一日三餐在哪个时代定型的话,应该是在明朝,尤其是在江南,农业和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那时,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可以一日三餐。 宋朝的百姓特别贫苦,宋朝真正混好的,只是少数官僚士大夫。这才是宋朝为什么受追捧的原因。只要自己过的好,哪管百姓吃不上饭。 这样的事例,在宋朝史料中多如牛毛。宋朝底层百姓每天累死累活,也就能赚一百文,“最极不过一日得百钱”勉强糊口而已。城里赚的多些,一日能赚三百文,可城里的消费水平不低,一日三百文也只是勉强吃上饭。 |
- 上一篇
当时的清朝百姓对圆明园为何麻木不堪?真正原因是什么
圆明园是当时皇帝们的御花园,明清两代皇帝都非常的喜欢圆明园,后来因为因为八国联军侵华到底圆明园被毁,当时的圆明园被抢劫一空,最后的圆明园简直成了废墟。圆明园被毁清朝的老百姓们都非常的麻木,当时的北京老百姓沿街看热闹人山人海,是北京老百姓帮助联军找到了去圆明园的路。洋人在圆明园大肆烧抢一番以后撤走了,流民闯入圆明园抢劫剩下的金银财宝,当时的清朝老百姓没有一个人起来反抗联军,
- 下一篇
为什么要给马身上打烙印?
说马烙印这件事情其实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其实还是有见到一些的,其实从字面的意思大家也知道的,就是单纯的指的给马打上烙印这个事情了,其实也就是做记号了,那么古时候这个事情又是怎么做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揭秘看看吧!我们小时候的课本、作业本,都会写上名字,因为如果不写名字的话,古代打仗,动辄成千上万匹马,怎么能知道哪匹马归谁呢?难道要在马身上写名字吗?肯定没法写名字,那就是在马身上盖个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