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人文历史

人文历史

斩杀功臣的汉高祖,为什么没有杀张良?

人文历史佚名2023-01-02

在提到楚汉之争的时候,不得不提到刘邦阵营里一个重要人物,张良。他是韩国丞相后人,经历过秦国一统,家国灭亡,又为刘邦创立汉朝做出过极大的贡献。但是,刘邦在大业功成后,却是斩杀了许多有功之臣,所剩之人不多,张良就是其中之一。他并没有像陈平那样表现出贪财的欲望,那么他又是做了什么,能够让刘邦对他如此放心呢?

在刘邦众多的开国功臣中,韩信善战,萧何善筹(筹措军需),张良善谋。韩信南征北战,给刘邦打下了大片国土;萧何在后方积极筹措,给前线源源不断接济军需;张良则运筹帷幄之中,让刘邦能最终决胜千里之外。那么,刘邦在先后杀掉韩信、彭越、英布之后,为什么没有杀掉张良以绝后患呢?其原因:一是张良善忍;二是张良对刘邦忠心;三是张良懂得功成身退。

张良不但善谋,而且善忍。老子说过:“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一个人如果功高自傲,往往会带来厄运,一个人特别能忍,往往一世平安。张良有多么能忍呢?说个他年轻时的故事。张良当年在下邳(今江苏睢宁)的时候,一次在一座桥上看风景,一位白发老头,慢悠悠地上得桥来,在张良身边,恰巧掉了一只鞋,老头让张良帮他把鞋子捡来。

张良非常不情愿,但他忍了,捡起鞋递给老头。谁知,张良帮老头捡了鞋后,老头又得寸进尺,要张良帮他穿上,张良本来很气愤,但他又忍了,单膝跪地,帮老翁把鞋子穿上。后来,老头给他拂晓时见面,张良如约而至,老头却次次说他晚了,让他下次再去,如此者三,张良都忍了。因为他的忍,张良最后得到了《太公兵书》。正因为有了这个物质,而且还从中受益,所以后来张良凡事谨慎谦让,从不与人争斗,忍成了他最突出的性格。

刘邦身边最忠心的人,一者萧何,二者樊哙,三者张良。此三者,无论情况有多复杂,无论情势有多危险,无论刘邦沦落到何种悲惨境地,他们都始终如一,紧紧相随,对刘邦从无二心。鸿门宴之前,刘邦与项羽为关中王而暗暗较劲,刘邦驻军灞上,项羽驻军鸿门,项羽因刘邦拒他于关外而暴跳如雷,第二天就要发兵攻打刘邦。

当时刘邦兵力不到十万,项羽所率诸侯军近四十万,项羽只要长戟一举,刘邦即刻就会死翘翘。这时却横里杀出个项伯,张良对项伯有救命之恩,为了报恩,项伯连夜给张良送信,让他赶快逃跑,以免连累被杀。而张良丝毫也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而是拉着项伯为刘邦出主意、想办法,最后使刘邦转危为安,平安度过难关。可见张良对刘邦的忠心。

第三个方面,就是张良有谦让之风,懂进退之理。刘邦夺取天下,当上皇帝后,为了分封功臣,大家争执吵闹了许久,只有张良与世无争。对于张良,刘邦视为左右手,曾说:“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然厚爱三分。刘邦曾单独召见了张良,要封他个万户侯,让他自己选择齐地三万户。

然而,张良不但不争,对于这种特殊关爱竟然还推辞不受,说自己功劳不大,封三万户不敢当,封个留侯就可以了。可见,张良不贪恋权位,不在乎利禄。正因为他知道“功遂身退的”天道,所以刘邦对他非常放心,最后才得以善终。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