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会同情失意的英雄?
说到“英雄”,也许很多人会想到国外大片中的那些救世英雄,也许有人会想到历史上创造一个又一个盛世王朝的皇帝,但也一定会有人想到那些很有希望成功,最终却失败的豪杰,例如项羽。事实上,人们对他们更多的其实是一种同情,同情他们明明非常有实力,却得到一个惨败的结果。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心理呢? 以项羽为例子吧。他身为楚国大将项燕后人,甚至还在学习书本知识的时候说过,会写自己的名字不就够了,学那么多有什么用。“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这句话在现在看来其实也是两面的,一面认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面认为项羽是存在很强烈的雄心抱负的。且不管该如何解读这句话,只是在现在的孩子里,恐怕没人见过敢这么说的人吧。
再说说“暴虐”。很多人认为他性格非常不好,甚至一把火烧了阿房宫,但是也有人提出防火的根本不是项羽,而是另有其人。但是,单从鸿门宴,来看,暴虐一说恐怕就有些站不住脚。如果他真的是残暴的,何必白白放过这么好的一个消灭对手的机会?当然,这也可能有他性格中其他面的影响,但是,多多少少能够为他并不残暴做一些佐证。 古来成王败寇,项羽却似乎有些例外,不仅西汉司马迁将他写进专为帝王设置的“本纪”,后世对他的评价也无外乎一个词——英雄。 很多人同情项羽,其实也有些为自己的不得志而愤懑,即同情项羽就是同情自己,同情他们的不得志,也就是同情自己的才能无处施展的情结。 |
- 上一篇
曹魏进攻子午谷证明诸葛亮不采用魏延计谋是正确的?
当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并没有采取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陈群也提出反对但是曹真并没有听。但是曹魏帝国采用的国策是在长江一线主动向东吴帝国发动进攻,曹魏大司马曹真建议出兵汉中,当时的作战部署是一部以大司马曹真率沿斜谷出兵,但最终曹军还是按照这个计划而出兵的。这个计划其实与当年魏延向诸葛亮提出的兵出子午谷计划一样,而曹军的兵力也远胜于魏延的五千人马。诸葛亮就已经将前线指挥部移至汉中的南山一带,
- 下一篇
故宫里为什么没人喝井水?为什么还要娶泉水喝?
现在在很多的山区都还是有不少的人在使用井水,那就是古时候故宫里面为什么没人喝井水?还要去取泉水喝呢?莫非古时候的人们就已经开始嫌弃井水了?因为故宫里的井水没人愿意喝,每座宫殿里都几乎有一口井,也就是说整个故宫有水井70多眼,这些水井里的水为什么不能喝?井水不能喝,故宫里发生火灾多达100多起,此后故宫失火是常有的事,另外宫中日常用来做清洁的水,唯独是不喝井水。主要原因就是井水可能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