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结拜为什么要喝血酒烧三把半香 有什么寓意
大家都知道古代人结拜的时候是有一个仪式的,这种仪式很多人都曾今模仿过,感觉还是挺强烈的,但是,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结拜相关的内容,说起来古人对这些东西还是挺讲究和看重的。 提到古人结拜,小编我马上就想到了“锸血为盟”,而所谓的锸血为盟则指的是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表示诚意,这是古代订立盟约时的一种仪式。可是为什么古人结拜要喝血酒呢?还有,古代人是怎么结拜的? 古代人怎么结拜的 结拜,雅称义结金兰,俗称结义、换帖等,是民间同年人结为兄弟般关系的一种形式。 它源于三国时代的“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为生死与共兄弟的故事。后来,人们崇拜之、继而仿效之,即志趣、性格等相近、互相投缘的人,通过一定的形式,结为兄弟般的关系,生活上互相关心、支持帮助,遇事互相照应。久而久之,遂演变成一种具有人文色彩的礼仪习俗。 这是友情的升华与社会关系的一种定格,贯穿着儒家“义”的思想,填充于亲情与友情之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人际关系。 结义有规范性的礼仪程序,即以自愿为基础,通过协商、同意,选择吉日良辰,在一个大家都认为较适宜的地方,如祠堂等,上挂关公等神像,下摆三牲祭品,即猪肉、鱼、蛋(按人数计算,每人一粒),以及一只活鸡(男结拜为公鸡,女结拜为雌鸡),一碗红酒和“金兰谱”(也称立誓言,内容附后)。“金兰谱”每人一份,按年龄大小为序写上各人名字,并按手印。 仪式开始后,每人拿一炷香和“金兰谱”。然后,把鸡宰了,鸡血滴入红酒中,每人左手中指(女人右手)用针尖刺破,把血也滴入红酒中,搅拌均匀,先洒三滴于地上,最后以年龄大小为序,每人喝一口,剩下的放在关公神像前。这种形式,有的也叫“歃血立盟”。 结义者不分男女老少,人数无限定,但必须是奇数,同年人同性结拜,男的称兄弟,女的称姐妹,一般青少年时期进行,多为志趣相投,或同病相怜或是各有所求。旧社会结拜礼节习俗较多:是宗亲者不结拜;是姻亲者不结拜;有辈份差别者不结拜; 八字不合者不结拜;破族规者不结拜(以前族内如与别宗族结怨,立誓定规不与某族结好、婚娶等的族规);没通过盟誓仪式者不算正式结拜等等。随着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提高,人们认为只要彼此好相处,不必拘泥于某种形式。当然现实中尚有部分结拜的青年人,对旧时礼节相对淡薄,仪式一般从简,多以口头盟誓为主,隆重者则在关公神像、“祖师公庙”或其它神明面前按礼仪习俗举行盟誓。 要结为盟友的青年人在结拜前一般须经各方家长同意,因为长辈阅历较丰富,比较慎重。 结拜仪式后,参与结拜人之间即以兄弟称呼,有的在称呼前加“契”“兰”、“谊”等字,也有俗称为老大、老二、老三意味着生死与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凡遇婚丧喜庆、过年过节等,均以兄弟关系来往。 为何古人结拜要喝血酒烧三把半香 先说喝血酒。大家知道,中国一直是一个人情社会。在人情社会里,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什么呢?是血缘关系。所以,要结拜异性兄弟时,就要把血滴到同一只酒碗里,然后大家把这碗酒分喝了。 这样做,象征的意思是:从此大家就有血缘关系了。血酒中的血,一般是动物的血,比如鸡血。 但也有用人血的——用刀划破指尖,滴血入碗。其实在先秦时期,就有这个仪式的雏形了。我们所说的,两国之间,罢兵休战,“歃血为盟”,就有点这个意思。再说烧香。 这三把半香,是有来历的。 第一把香是效仿春秋时的羊角哀、左伯桃。 第二把香是效仿桃园三结义。 第三把香是效仿梁山好汉。 剩下的半把香,是烧给瓦岗寨兄弟的,但因为他们没能善始善终,所以只有半把香。 |
- 上一篇
诸葛亮死后为什么要求棺材往南抬绳断便葬?
诸葛亮称自己死后要把棺材往南抬绳断便葬,其实诸葛亮的墓地位置一直是个谜,可能根本就没有人知道真正的下葬地点,诸葛亮遗命安葬定军山,据说在诸葛亮临死之前?诸葛亮还要求四名士兵抬着自己的棺材一直向南走,不过诸葛亮不要陪葬品其实也很好理解,如此下去不知猴年马月绳子才会断,正好把诸葛亮的棺材埋在下面,当然还有一个说法是这四位士兵觉得这个绳子根本就不会断裂。于是在抬了几天后便偷偷的直接将诸葛亮下葬了,
- 下一篇
赵云无败绩有被罗贯中夸大么?真实实力到底怎么样?
就拿赵云说例,在三国里赵云叫常胜将军无一败绩,其实看赵云的对战记录几乎也没和什么实力强劲的对手正面交锋,那赵云的真实实力到底怎么样呢?古代名将很少有群殴和单挑的记录,赵云似乎很厉害,简直是英勇莫当。见张郃、徐晃两人围住黄忠,不敢迎敌。云救出黄忠,昔日当阳长坂英雄尚在“赵云救了黄忠“曾在当阳长坂知其勇者“曹操见云东冲西突,莫敢迎敌,自领左右将士来赶赵云,子龙不来追赶,徐晃张郃根本不是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