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生最大失误不是用错马稷 姜维才是最大伏笔
诸葛亮自己虽然足智多谋,但是在用人这个问题上犯过很多失误,可能诸葛亮并不会很好的把自己身边的人送上最适合他们的岗位,这也是诸葛亮失败的原因之一。有人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是因为用错了马稷才导致了失败,不过那次就算用对人也不一定能击败魏军,相反姜维可能才是最大的伏笔。其实姜维也是才华逼人,但也少了几分灵气。 世人皆知,诸葛亮北伐魏国之时,由于马谡的刚愎自用,导致街亭被失,北伐失利。而魏延也是诸葛亮一生之中十分防范之人,此人激进好战,不适合做一个将领,因此没有得到诸葛亮的重用,诸葛亮至死都对其留有一手。但由于惜才,诸葛亮还是将魏延留在了帐下。虽然魏延、马谡二人都可以称得上是诸葛亮错用之人,但是其实诸葛亮一生之中用人最大的失误,并不是此二人,而是其一直重用之人——姜维。 姜维,本为魏国将领,却由于被主帅马遵所疑而将其抛弃,姜维不得已只能投降于蜀汉。马谡失街亭后,一向孝顺的姜维不得已只能与自己的亲人分隔两地,于蜀地过着孤苦无依的生活。因此,姜维北伐之心甚重,这也为后来的蜀国灭亡埋下了伏笔。 姜维归顺诸葛亮后,诸葛亮大喜,重用姜维,并将自己的一生才能倾囊相授,希望在自己死后,姜维能成为接替自己成为蜀国的辅国大臣。然而,诸葛亮这一次却是看走眼了,姜维之才或许只能当一个戍边的大将,但是辅佐朝政,却并非他所擅长。 姜维在蜀国做了这么多年的重臣,其最大的失误主要集中在两点:战略而言,不该频繁用兵,九伐中原;战术而言,不该“敛兵聚谷”,放弃险要。这跟直接抛弃汉中差不了多少。 首先来看第一点,从公元235年到公元263年,姜维曾经发动了九次北伐战争,其中多以失败告终。即使少有的胜利,也未曾将魏国一举拿下,最终只是带着当地的百姓一起回到蜀地。 倘若战争的胜利用攻陷城池来进行衡量的话,可以说,不论哪次的战争,姜维都可以算是失败的。同时,长时间的频繁用兵,导致了蜀国的国力大减,经济水平大大降低,国内青壮年劳动力衰减,百姓的生活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可以说是劳民伤财之事。 再来看看第二点,就每次姜维北伐的战术而言,他都采取了“敛兵聚谷”,放弃险要的政策。此政策就是将魏兵引进汉中盆地,而在各个据点埋下重兵,希望能够在魏兵久攻不下疲惫之时,将其一举击灭。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刘禅宠幸宦官黄皓,姜维欲设计除之,却未成功,最终反而为其所记恨,使得自己的北伐策略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最终“敛兵聚谷”,放弃险要的策略无法实施而失败。 因此,不难看出,或许姜维本来是能有能力的将领,但是他确实不擅长于处理朝廷间关系,不善于制定大的作战计划。同时,思乡心切、思母心切之心也使得姜维制定作战计划之时操之过急,最终引来了蜀国的灭亡。 |
- 上一篇
中国人为啥爱炒菜,难道真的是因为穷?
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做菜的方法有很多种,其实大家感觉在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貌似是炒这个技法了,为什么中国人这么爱用炒来做菜,大家都知道其实中国人烹饪的方法非常非常多,但是大家也知道了其实炒菜这件事情就目前来说,中国菜里面有接近五分之四的菜是炒出来的,那么我不放继续看看古代至今炒是怎么发展的,我们现在这样炒菜的方法最早是出现在北魏的《齐民要术》一书里面的,偶尔能见到的记录就是炒茶叶等等情况里面了,
- 下一篇
阿房宫花费了多少钱建的 阿房宫是什么样子
阿房宫是一个超级大的建筑群,晚唐大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为后世展现了秦始皇营造阿房宫的壮观景象”阿房宫是一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艺术殿堂。并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世界奇迹,秦始皇在建立秦帝国之初。即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才着手在渭水南岸新建宫殿,以突破泾水、渭水对帝都所在的渭北地区之限制。于是在龙首原(今西安北部)西侧开始建造天下朝宫,欲作为秦朝的政治中心。此时阿房宫尚未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