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和刘邦的统一政策有什么区别?
项羽可以说掌握了天时、地利、人和,就差最后一脚就能完成统一大业,但最后却被刘邦来了一手釜底抽薪,功亏一篑。其实刘邦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虽然项羽起点比刘邦高出一截,但两人的思想高度却是刘邦占据了上风。项羽灭秦后,实行的依然是分封诸侯这种老掉牙的政策,导致很多诸侯都心生不满,所以项羽还要想办法出兵去搞定他们,这时候就给刘邦提供了很长的发育期。实际上项羽虽然比刘邦年强,但统一后的政策却被刘邦甩开了十万八千里,如果项羽能够改变一些策略的话,最后的结局或许就会不同了。 ![]() 项羽在灭秦以后也没选择马上称帝,而是自封西楚霸王,然后实行分封制。这是他跟刘邦思想上的最大差异,也导致了后来同刘邦的楚汉之争中以失败收场。所以说一个人从小所接受的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项羽出生于楚国贵族,因为楚国和秦国相当于世仇,所以项羽觉得秦始皇并没有完成全面的统一,只是吞并了其他六国而已。所以他对帝制并不认可,还想走分封制的老路,所以项羽的目的很简单,灭秦后不是为了统一而是恢复之前的诸侯国,相当于在原地踏步。 ![]() 不过项羽就算恢复诸侯国,也要保证自己是最强的存在,但不知道项羽有没有想到自己的“强”并不能保证永久的强下去,总有一个诸侯国会复制秦始皇的举动的。所以项羽不称帝,坚持分封制的想法就已经落了下风,起码和刘邦比起来少了很多霸气。虽然项羽骁勇善战,但是思想太保守,而且不愿意开辟一个新的时代,战国之所以会被秦国完成收割就是因为这种分封已经走到了尽头。没必要弄出这么多国家来,能统一成一个大国不是更好么? ![]() 而刘邦的目的也是如此,刘邦从始至终都想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王朝,但要是统一的王朝而不是分裂的。更重要的是刘邦身边有一群和他想法一样的人,而项羽并没有一个团队来告诉他应该完成统一的目标,而且项羽更多的想法是复仇,恢复楚国的辉煌。实际上项羽也有多次机会可以除掉刘邦,但最后都让刘邦顺利逃过一劫,这对于项羽来说也是非常的伤。刘邦的性格是属于避其锋芒的那种,但是一旦让他找准机会那就是一击毙命。 ![]() 刘邦和秦始皇的区别就是,刘邦没有对百姓在文化上的需求做出太多限制,也同时把儒家、道家等思想发扬光大,百姓想学习哪种都行。而且还发展了农业和贸易,所以百姓的日子过的还不错,有了这样的基础汉朝才能存在于百年之上,也是中国历史中上的一段强盛时期。如果当年项羽能够想通这一点,他或许可以比刘邦做的更好,所以眼界和思想才是决定你行动的关键因素。 |
- 上一篇
乐山大佛有2处不能拍照 具体位置在哪
那么游客肯定是免不了拍照的,想与这尊大佛像合影的人可不在少数。与乐山大佛合照的时候,那么下面毒奶就来跟大家讲一讲哪两个位置合照的时候需要注意。1、首先就是不论你是从哪个角度去和大佛合照,人的头顶是绝对不能够超过佛像的头顶的。有的朋友们会喜欢把镜头放的很低,这样就有可能会把自己的头顶拍的比佛像的头更高的感觉。这样的相片和行为在佛门当中会被视为大不敬。比佛法更应该受崇敬。
- 下一篇
斗战胜佛和观音在佛教谁大?
不过只有唐僧和孙悟空是佛号。这个斗战胜佛在佛教究竟是属于一个什么级别的佛呢?那是不是说孙悟空的级别就要比观音菩萨大了呢?这只能说明孙悟空当时的思想境界会更高一些,很多小伙伴都觉得孙悟空不太适合入佛,孙悟空可能根本就没这个耐心整天朗诵佛经,其实如来也了解孙悟空,经过取经的洗礼悟空已经变的成熟许多。又顶着斗战胜佛名号的悟空,问问悟空最早的初心是什么了。所以如何能把悟空拉至正途就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