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留着诸葛亮不杀是为什么?
司马懿在对上诸葛亮的时候,明明有好几次机会可以杀掉诸葛亮,但最后都做罢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最明显的一次便是诸葛亮上演“空城计”的时候。诸葛亮当时被逼无奈,为了让大军能够及时撤退,决定孤身一人留下来同司马懿赌一把。虽然从结果来看,诸葛亮是赌赢了,但站在司马懿的角度思考,不管诸葛亮有没有安排这次空城计,司马懿都不会杀他。司马懿被曹睿派出来抵抗诸葛亮的攻势,可不是让他杀了诸葛亮这么简单。对于司马懿来说,自己需要考虑的事情更多,走错一步不是被敌人杀,就是被自己人杀。 ![]() 诸葛亮北伐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完成先帝的遗愿,不然自己都羞于活在世间。当然北伐不是让诸葛亮去送死,而是以守带攻帮助蜀国恢复元气,这样就算诸葛亮战死沙场也能换取蜀国多几年的寿命。而另一边的司马懿情况就要复杂的多了,曹睿上位后一直不信任自己身边的托孤大臣,司马懿更是曹睿心中的头号目标,所以等曹真去世后,司马懿成了领军的统帅。但曹睿派出司马懿并不是想让他很快便将诸葛亮击败,在他心中最好的结果是击败诸葛亮,而且司马懿还死了。 ![]() 这点司马懿心中隐隐约约也是有感觉到,所以在对上诸葛亮的时候,就在思考如何既能退敌,又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当时司马懿所带的兵力远超诸葛亮,而司马懿还采取防守的策略就已经很反常了,所以当时司马懿不是不想进攻,而是在想如何保命。太快击败诸葛亮肯定不行,因为回去后曹睿肯定会派他去别的战场,如果到时候出现不可控的事件,那对自己极为不利。所以当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这里和诸葛亮拖时间,最好是能把诸葛亮给熬死。 ![]() 所以当诸葛亮摆出空城计时,坐拥10万大军的司马懿依然没有选择进攻而是撤退,就连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都看出了诸葛亮的花招,司马懿又怎么会不明白呢?所以说司马懿在对阵诸葛亮期间,曾多次放走诸葛亮,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养寇自重。当时曹魏没有人能替代司马懿的位置,所以曹睿并不会贸然替换掉他,这相当于给司马懿上了一个保险。所以他有足够的时间,观察曹睿的一举一动,只要自己不主动出兵,诸葛亮就一点机会没有。 ![]() 对于司马懿来讲,最危险的一次是在上方谷。虽然已经很小心,但还是中了诸葛亮的计谋,差点被火烧死。好在老天这次站来了司马懿这边,来了一场及时雨,看来诸葛亮的北伐之路主角是司马懿并不是他。最后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司马懿也回到了曹魏顺利较差,当时曹睿的身体也出现异样,司马懿明白曹睿应该也是活不长了,所以又顺利躲过一劫。比算计,司马懿才是真正的王中王啊。 |
- 上一篇
中山靖王是个怎样的人
总是不忘记加上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的解释。那为什么刘备不干脆直接说自己是汉室刘邦的后裔,偏要扯到刘胜身上?1.刘胜生平刘胜的父亲是汉景帝刘启,但母亲贾夫人只是汉景帝众多嫔妃中的一个,当时的刘胜是诸侯王中的一员,而大臣们都还记得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刘胜、刘登、刘发、刘明来到京城朝见汉武帝的时候,刘胜说了一大堆,表示诸侯王不应该受到现在这样的待遇。汉武帝之后确实提高了对诸侯的礼遇,
- 下一篇
三大原因限制曹操称帝
可能曹操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完成天下统一,当时曹操已经破了刘邦制定的规矩,也说明汉室政权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曹操的各方面待遇已经跟汉献帝没有任何区别,只要自己一句话汉献帝立马就会禅位,已经到了如此境地限制曹操迈出这最后一步的枷锁到底是什么呢?但曹操却亲手放弃了这个皇帝之位,如果曹操在这时候改朝换代难免会被天下人唾弃,到时候天下群雄都会像当年讨伐董卓那样讨伐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