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为什么不直接救下比干?
我国有非常多的“财神爷”,财神自然就是人们希望他能够保佑自己发财进宝的神灵,这些人生前一般都应该有一些功绩,死后才会被人奉为财神。商朝末期的比干就是其中之一,他的死在《封神演义》里面有神化的叙述,挖了七窍玲珑心,遇到一个人说无心会死,所以才死。历史上的比干是一位忠臣,为什么死后会成为财神?而且当时既然姜子牙有预感比干会遭遇不测,为什么没有直接救了他? 《封神演义》中,有一段情节是,姜子牙要离开朝歌,于是去向自己的“好友”比干辞行,注意这里的好友用了引号,我们后面会说明。姜子牙见到比干之后,看出他日后会遭遇劫难,于是将自己的一张神符送给比干,告诉他,在危急时刻将神符化灰冲服,可以保证比干安然无恙。比干收下神符,果然就遇到纣王召唤自己进宫,他提前喝下了符水,进入了皇宫,就遭遇了挖心。 其实这个时候的比干因为有神符的保护,所以还没有死,但是他离开王宫之后看见一个卖空心菜的妇人,问了一句人无心会怎么样,她回答人无心会死,比干就这样死了。其实比干这样问只能算是自己作死,明明已经活下来了,偏要多嘴问一句,或许是因为好奇,或许是想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但偏偏就是这样一个问题,最终要了比干的命。纣王这也是给自己挖坑,为了美人丢了忠臣,最终江山不保。 不过既然姜子牙知道比干有难,为什么不干脆直接救他?前面说他们是“好友”,只不过,从姜子牙的立场上来说,比干真的能算是朋友吗?姜子牙的目的是灭商,而比干如果活着,就算是纣王再不堪,江山再不稳,他也不会背弃自己的立场,到头来,他们只能是敌人,如果救下比干一条命,他日还是会在战场上相见的,所以,如果姜子牙知道比干的结局,他也不会直接救人。而如果姜子牙不知道具体结局,那就更好解释了,他给了比干神符,比干却自己要多问一句,那也只能说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了。 而比干死后,姜子牙封神的时候,将他封为文曲星,后世尊比干为文财神。比干明明是一位忠臣良相,怎么和金钱扯上关系了?这一点和他是不是忠臣没有绝对的必然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比干没有心。正是因为比干没有心,所以他可以很公平公正,他不会偏向某一个人,而是对所有人都很公正,那么,不管是谁向他求财运,他都会满足的。不过这当然是人们美好的愿望而已。 那历史上真实的比干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比干的基本情况其实和《封神演义》当中相差不多,他是商王文丁的次子,帝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纣王的父亲帝乙的弟弟,帝辛的叔父,所以被称为王叔。比干二十岁的时候,就以太师之位辅佐帝乙,也是帝乙的托孤大臣,后来又辅佐帝辛,尽职尽责,忠君爱国,为商朝也算得上是鞠躬尽瘁,而且能力也很强,发展农业,也提倡冶炼铸造。 比干死后,取代商朝的周朝还将他封为国神,修整他的坟墓,可见比干的确是一个“跨越国界时代”类型的,很有历史影响力的人物。即便有人认为周朝这是出于安抚殷商遗民采取的政策,但是能被选中,一就说明比干的能力超凡。 |
- 上一篇
古代辟邪为什么用铜镜?
其中就会有一面铜制的镜子,仔细看的话其实也是铜制的,虽然照妖镜其实只是古人的一种想象。但是为什么会全部选用铜制的镜子,难道说铜镜是可以用来辟邪的吗?古人为何要用铜镜来辟邪呢?现今发现的最早的一面铜镜,之后商朝一直到春秋时期都有一些铜镜出土,铜镜就比较流行了,之后历朝历代都在不断地发展铜镜的制作工艺,质地、图案都越来越精美,其实不只是铜镜,在古人眼中都是具有辟邪功能的,
- 下一篇
孙悟空来到狮驼国被吓得腿软?
不过孙悟空来到狮驼国也是被吓得跌了一跤,看到大圣如此不淡定恐怕还是头一回,可能悟空就在阴阳二气瓶中出不来了。没想到青狮、白象和大鹏早就恭候多时,此后孙悟空再次使出七十二变,来到青狮的肚子里大闹一通,这下青狮只能答应将唐僧护送出国。一个狮驼国竟然能让悟空露出狼狈之态,只见狮驼国全部都是妖精?还有狐妖、蛇妖、鹿妖等在街上窜行,只不过这些动物已经修炼成妖,没想到妖精竟然也有自己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