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人文历史

人文历史

彼得那会战双方部署是怎样的?罗马是如何获得胜利的?

人文历史佚名2023-01-12

说起古罗马,相信很多小伙伴们对这个古老文明都略之一二了。古罗马最初只是意大利半岛地区的一个小城邦,经过了近千年的发展与壮大,成为了一个能够地跨三大洲的强大帝国。在罗马的发展史上经历过无数次的战争,古罗马军团最终为世人所留下的经典形象便是手持大盾与短剑,身穿铠甲的坚盾重装步兵。罗马步兵数百年间的演变,是同一时期西方步兵战术发展的缩影。从形成初步的组织,到构建一个协作默契的成熟体系,再到使集体作战和自主行动得以兼顾,古典时代步兵体系发展的最终成果,连同其经历一起,在此后千百年间成为后来者所效仿和学习的对象。

公元前168年6 月22 日,在马其顿北部港城彼得纳(Pydna)南郊的原野上,罗马军团迎战了马其顿军队。依照罗马人的部署习惯,步兵战线中的两端一般由拉丁同盟军团等罗马化的意大利重步兵组成,而中央位置由罗马军团自己占据。起先,这种部署是因为以萨莫奈山地步兵为代表的意大利步兵更擅长机动作战。后来随着意大利同盟各军团越来越重装化、战法和组织方式越来越接近罗马军团,这种部署习惯更多地作为传统被继承下来。意大利同盟部队尽管已经是不折不扣的重步兵,但依旧被部署在步兵战线的两端,并时常执行侧翼进攻等强调机动的作战任务。在彼得那会战中,罗马人的第一波攻击就是由意大利同盟军团在两翼发动的。

意大利同盟军团佩利格尼亚步兵大队的指挥官萨留斯在其麾下三个中队的众目睽睽之下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将整个步兵队发誓付出生命守护的步兵队旗猛力向前掷去。旗帜如同标枪一样在空中飞行了一段距离,然后落进了不远处由马其顿方阵士兵组成的矛墙之中。就在之前,这个步兵大队发动的第一次进攻失败了,他们被密集的矛墙轻松击败,第一排的老兵中有三分之一丧命。但军官的行动刺激了他们,意大利士兵再度激发出了狂热的战斗热情,以严整的队形再一次发动冲击,目的是夺回敌军矛墙背后的旗帜。战列最前端的是青年军中队,成年兵和后备兵紧随其后。罗马人举起他们源自拉丁姆地区的木质长盾,试图格挡开马其顿人的萨里沙长矛,也有人试图用西班牙短剑砍断马其顿枪杆,但每个罗马士兵平均下来要面对多达十支枪头,攻击者往往只能招架一两支长枪,就被刺倒在地。

这样毫无弹性的正面交战中,方阵相比军团步兵密集了一倍的作战阵形和武器的长度优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短暂而激烈的交战中,萨留斯的第一个步兵中队很快便损失了接近一半的作战力量,剩下的士兵也完全没有了作战意志。填补到这个中队的成年军中队同样对方阵无计可施。就在萨留斯绝望地试图投入最后一个后备兵中队时(与青年兵、成年兵不同,波利比乌斯时期的罗马军团中,后备兵以类似希腊重装步兵的长盾加长矛形式武装),同样陷入困境的友邻部队首先支撑不住,左侧的马鲁西尼亚步兵大队放弃了进攻,幸存者不顾一切地向后逃跑,大喊着“各自逃命去吧!”他们面对的马其顿方阵开始向前追击。马其顿的轻盾兵们也纷纷从方阵中跃出,攻击其他罗马步兵的侧后。萨留斯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切,然后以哨声提示他的部下开始后退。以此为起点,罗马战线开始全线崩溃,尚未投入战斗的大批罗马步兵中队与溃兵一起逃命,指挥这支军队的执政官保卢斯焦急地撕扯着自己的衣服。

然而,正是在占尽上风的马其顿人以欧林浦山脚的罗马大营为最终目标进行追击时,战局不知不觉间有了巨大的逆转。山地的崎岖地形开始困扰队形紧密的方阵,在各单位速度不同的情况下,绵密的战线开始破裂。保卢斯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简短地命令道:“分散,上前搏斗,快!”军团指挥官们连忙传达。自此,战斗转化为由步兵中队甚至更小单位主导的分散战斗。前一秒还在溃退边缘的罗马军团以惊人的速度恢复过来,转身投入了对方阵各缝隙的冲击。只有军官和前排士兵穿戴了金属胸甲的方阵显然难以在一对一的战斗中对抗军团士兵的长盾和短剑,许多马其顿人甚至只有匕首防身。萨留斯所剩不多的残兵也再次发动了冲击,两三人一组的亡命徒钻入阵形缺口。萨里沙长矛只能在人体上刺穿一个洞,而锋利的西班牙短剑却能轻易地让人四肢横飞。

现在轮到马其顿人濒临崩溃了。仿佛是嫌事情不够糟,情绪多变的马其顿国王佩尔修斯被步兵交战局势的扭转打击到,惊慌失措地率领整支尚未交战的骑兵部队离开了战场。这一举动决定了会战的结果。夜幕到来时,罗马人结束了肆无忌惮的追击。总计25000 名马其顿士兵死亡,马其顿王国灭亡了。
(www.wS46.com)

彼得那会战在各种场合被无数次提及,它是罗马和马其顿两大军事强国的一次正面碰撞,也是古典时期地中海世界两大军事体系最直接和最后的较量。之后的本都王国军队尽管继承了马其顿化的军事体系,其军队的素质却难以与马其顿军队相提并论。许多马其顿军事体系的拥趸者坚持认为,这场会战中佩尔修斯的逃亡决定了他的失败。而在步兵作战方面,马其顿方阵即使陷入僵局,也展示出了不亚于罗马军团重步兵的综合能力。不过,真正展现这两个军事体系中步兵战术造诣高低的,却是一系列罗马军团与马其顿方阵的交战中都有所表现的细节。在罗马军团发动反击的关键时刻,保卢斯大胆地打散编制,把作战主导权下放给他的基层军官。

反观马其顿军队,步兵作战却没有表现出这样的自主性。这样的差距并不是因为方阵军队中缺乏优秀的军官,而是由方阵的先天不足决定的。

以中队战术为主导的罗马步兵战术,可以在指挥官大胆打破建制、下放指挥权的情况下,以步兵百人队,甚至单个士兵为单位,继续有效行动。而马其顿方阵却几乎不能以小于方阵营队的单位作战,更别说单兵战斗了。实战中不可避免的混乱情况,以及不利于密集阵的环境,进一步放大了双方在此方面的差别。方阵战术体系中存在的这种不足,恐怕只有在与罗马军团这样协同良好、组织严密的敌手交战时才会显露。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战术体系提供给下级指挥官自由发挥的灵活空间决定了“优秀”与“顶尖”步兵战术体系间的差距。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