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人文历史

人文历史

中国香脆可口的传统美食马蹄酥的由来和历史是怎样的?

人文历史佚名2023-01-12

说起世界上的美食,那不得不说到咱们中国了。说去中国的美食,那可是世界人民都公认的好吃,各地的口味都不一样,品种更是层出不穷。今天小编要介绍的就是咱们汉人的传统小吃马蹄酥了,马蹄酥可以说是咱们中国吃货们的最爱之一,遍布中国大江南北。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香脆可口的传统美食马蹄酥的由来和历史是怎样的吧。

马蹄酥,雅名“香饼”,是福建同安,江苏江阴山西繁峙等地的着名汉族小吃。

马蹄酥是由面粉揉合各种材料烘烤而成的酥饼,原为唐代的宫廷食品,后流传入民间,随着岁月流转,各个地方的马蹄酥也演变出不同的馅料,形状和名称。

马蹄酥为江阴传统特色糕点。清朝末年仿制镇江同名糕点,并经改进成面。该产品采用上等面粉、赤豆为原料,加果仁为辅料,用糯米发酵后制成。因成品四周厚、中间薄、形似马蹄而得其名。其特点为酥、松、软兼备,色、香、味俱佳。

马蹄酥是外出旅行喜带的轻便食品,也是馈赠亲友的礼品。它是燥热物品,饴糖又有营养,用麻油炸过,又是妇女“坐月子”的热补品。

山西繁峙马蹄酥,原名叫“梅花酥”。过去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将红、黄、绿等各种颜料通过罗的小孔“甩”到其表面。使其表面花花点点,状似万朵梅花绽放。

流传一:

西汉末期王莽篡位,追杀刘姓子孙,刘秀四处逃命。当他逃到繁峙城的时候,追兵紧随而至。他慌忙藏到了一个,卖“梅花酥”老人的身后。追赶的兵马狂奔而过,撞翻的老人摆在街边的案板,散落在地上的梅花酥被马踩的七零八落,追兵过后,老人看疲惫不堪的刘秀,说道:“不嫌脏,你就吃吧!”饥肠辘辘的刘秀哪里还管得了脏净,捡起地上的梅花酥狼吞虎咽的饱餐了一顿。后来刘秀重兴汉室,开创了东汉王朝,还念当年被马踩了的糕点。

由于当时没来得及多问,就根据记忆中的形状跟口感,下旨寻找“马蹄酥”。后来做梅花酥的工匠,就干脆用月牙刀,将梅花酥切成马蹄状的小块来卖,并采用了御赐名“马蹄酥”。

流传二

马蹄酥原为唐代的宫廷食品。相传唐王李世民的原配夫人长孙皇后回家乡陕西省探亲时,携带马蹄酥作为随身礼物。乡亲们尝后赞叹不已,经皇后同意,娘家派一名心灵手巧的人,向随行御厨学制作此佳点的工艺,后来传入民间。唐代开辟闽疆,这种宫廷佳点随南下人员传入闽南。

马蹄酥制作时将饼贴在竖炉壁上烘烤,饼呈马蹄形,故称。清代诗人就写过“乍经面起还留迹,不踏花蹄也自香”赞美马蹄酥的诗句,说明它历史悠久并受到诗人墨客的赞赏。

配料:

它的原料是面粉、白糖、麦芽、猪油;分酥皮、拌馅等制作工序,揉全后贴在竖炉壁上烘烤。这种饼酥脆馅甜,开水冲泡后体积膨胀,所以也叫“泡饼”。

原料配方(制200只):上白面粉4.8公斤绵白糖2.05公斤酵种25克饴糖75克食碱10克豆油1.95公斤

制作方法:

1.将面粉(1.8公斤)放入面缸,酵种撕碎后放入,把绵白糖(350克)、豆油(350克)分放在面粉的两边,倒入开水500克,拌和揉成油糖面团。再将食碱(5克)用25克热水溶化后倒入,反复用劲揉匀,划开透气,五六分钟后,仍揉合到一起,制得糖油面约3公斤。将食碱(5克)用25克热水溶化后倒入面缸,再放入面粉(3公斤),绵白糖(1.6公斤)、豆油(1.5公斤)拌和,搓匀即成糖油酥6.2公斤。

2.将糖油面搓成条长,摘成剂子200只(每只重15克),揿扁成边薄中厚的圆形皮子,每只包入糖油酥(31克),收口捏拢,揿扁后用擀棰擀成直径约6.7厘米的酥坯,然后在酥坯正面刻上马蹄印,将饴糖用热水75克稀释后,涂刷在酥坯面上。待桶炉烧热,将酥坯底面抹少许清水贴入炉中(每炉可贴100只),炉口上盖一水钵,用微火烘烤。4分钟后,端去水钵,将绵白糖(50克)撒入火中,覆盖水钵(不使漏气),同时用湿布塞住桶炉风口,焖约3分钟,待炉内糖烟消散、热气冒出时,端去水钵,出炉即成。

产品特点:色呈金黄,酥软微脆,香甜盈口,油而不腻。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要看它的文化底蕴,还要看它具有什么样的特色美食。每个地方的特色美食味道都不一,有的地方嗜辣,有的地方嗜甜……当地的美食最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