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上秘不发丧的四位皇帝,他们为什么选择秘不发丧
说到发丧这件事情其实在明间也还是很正常的事情,很多时候都会选择敲锣打鼓的,说明要做到人人都知道的,话说其实古代的一些帝王也是这样的,但是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四位皇帝并不是这样的,他们选择了秘而不发,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 这个秘不发丧颇具“强主末政,鲜有不乱”的意思,都是因为帝王世袭制度下的弊端,而秘不发丧也大多发生在“强主”身上。 原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确定下一任皇位的继承人,所以才有了秘不发丧,简单来说就是为了不让人知道皇帝已经死了,这样就可以避免内乱、外乱,或者第一获悉者可以暗箱操作,改变先皇遗嘱。 那么历史上又有哪些皇帝秘不发丧? 1、秦始皇 最出名的还得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秦始皇在第五次东巡之时,在沙丘行宫身亡,而赵高威胁李斯,联合秦始皇儿子胡亥一起密谋,篡改诏书,逼蒙恬和扶苏自杀,期间还派人照常送食物到秦始皇行宫,赵高也假装送奏折。 后因天气炎热,尸体发臭,最后用鲍鱼搁置秦始皇身边,掩盖气味,而百官竟无一知晓。 秦始皇的秘不发丧,主要就是赵高等人为了拥立胡亥,怕扶苏得知消息,原本扶苏继承皇位的可能性很大,三十万大军也在蒙恬手中,如果不自杀夺取皇位并不是不可能。 奈何赵高等人假借秦始皇之名,赐死了扶苏。 2、刘邦 刘邦在讨伐英布叛乱的过程中,身受重伤,最后重病身亡。 去世之后,同样采取了秘不发丧的措施,这样做的原因主要就是吕后认为,刘邦的追随者大多是开国功臣,这些老将军定然不会心甘情愿辅佐幼主,所以用秘不发丧的措施,以最快的速度除掉这些功高盖主之人。 后来将军骊商得知后,劝说吕后,说这样做,万一事情败露,像陈平、灌婴、周勃等人肯定会誓死抵抗。 这才让吕后及时发丧,好在吕后政治能力超群,如果没有吕后估计很难摆平。 3、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是在六盘水的清水县去世,当时成吉思汗正在攻打西夏,西夏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于是答应投降,但是要宽限一个月,可是还没到一个月成吉思汗就去世了,所以成吉思汗在去世之前,立下遗嘱:“秘不发丧,一定要等到西夏献城投降之后,再将城中士兵全部杀掉再发丧。” 成吉思汗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西夏向来反复无常,所以为了稳定局势,只能委屈自己,有些像诸葛亮一样,死后不让他人知道,让蜀军撤退。 4、朱棣 明成祖朱棣是在北征蒙古时,死于回京途中的榆木川,因为距离回到京城还有些路程,皇帝去世很有可能会导致军心不稳,所以杨荣和金幼孜商量决定秘不发丧。 因为杨荣支持太子朱高炽,皇子朱高熙同样觊觎皇位,因此不能让朱高熙知道朱棣已死。 如果知道定会发兵谋反,所以杨荣等人用锡器制造了一个圆桶,将朱棣遗体放入桶内,同样每天送食物,汇报军中事情,一路上也无人知晓朱棣已死。 到了经常杨荣立刻禀报太子朱高炽,朱高炽也顺利继位。 从上面来看,秘不发丧的原因大多是皇帝都死在了外面,如果是在宫中驾崩,皇位自然可以平稳过度,可是在征战的途中去世,皇宫里有太子还好,如果没有太子,其他皇子和大臣很有可能会发动叛乱。 因此秘不发丧也成了一种政治手段。 |
- 上一篇
朱元璋一共杀死了多少开国功臣?最后只有四人活了下来
朱元璋算是一位毁誉参半的皇帝,其实朱元璋这样做,别人想要杀他篡权几乎没什么顾虑,陪朱元璋打天下的34位元老级人物,最后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加入了起义大军,不过之后他却开始诛杀开国功臣,其实朱元璋之所以能够得到天下,那可是与朱元璋是生死兄弟。之后也陆陆续续杀了很多功臣。为朱元璋得到天下建立大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在鄱阳湖大战时朱元璋才得以活下来,那时候朱元璋中了陈友谅的埋伏。此时郭英拼死保护老朱,
- 下一篇
张苞是怎么死的?他死的时候诸葛亮也吐血了?
那么张苞是怎么死的呢?话说他死的时候好像诸葛亮都吐血了,那这张苞的死是不是又牵扯到了诸葛亮呢?在正史中关于张苞的死好像并没有相关的记载,又派王平、姜维、关兴、张苞四将前后攻杀魏将郭淮、孙礼,说张苞身死,孔明自此得病卧床不起。之后又派遣王平、姜维、关兴、张苞这四个人前后夹击去攻打魏国大将郭淮和孙礼,郭淮和孙礼两个人就放弃了自己的马匹准备爬山逃跑,张苞眼尖啊就看见了。于是骑马就去追赶郭淮和孙礼,